書香門第(2 / 3)

這時,石銘的夫人李氏打聽來一個偏方,說隻要在嬰孩的枕頭底下放上一些書籍方可鎮住邪氣。於是,他們就把四書五經一類的國學經典書籍放在石評梅的枕頭底下,說來也奇,自此以後,石評梅果然止住了哭聲,並漸漸好轉起來。

石評梅的母親也是大家閨秀,雖說比不上父親石銘的才華學問,然而也是略讀過一些詩書的女子。有閑暇的時候,母親李氏也會教石評梅讀書,《古文觀止》、《幼學瓊林》這些都是母親逐字逐句教會她的。父親給她的愛是寬厚溫和的,母親給她的愛則是細致溫暖的,這讓石評梅格外幸福。稍大一點後,母親便為她親手縫製了一個小書包,因為石評梅喜愛梅花,還特意在書包的正麵為她繡了一支梅花,煞是好看。從此以後,石評梅常常背著這個小書包進進出出,小書包裏放著她喜愛的書,她累了倦了,無聊的時候都會拿出書本來讀一讀,像石評梅這般如此愛書的女子真是不多見,令人驚歎。

石評梅的家鄉平定縣是一座頗有曆史積澱的古城,波瀾不興的嘉河從城中平靜地流過。日複一日,年複一年,河邊的楊柳青了又黃,黃了又青,隻有這座寵辱不驚的古城帶著厚重的曆史文化安然屹立在晉東大地上。

石評梅愛家鄉的山水,也愛平定的古城,這裏是生她養她的故鄉,也是她那美麗的石家花園所在的地方。這裏有她慈愛的父親,也有她溫柔的母親,更有許多她兒時的美好回憶。這裏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石一磚,她都用心愛著,從兒時便是如此。

每次出門玩耍的時候,石評梅都會背上母親給她做的小書包,裏麵有她的玩具,也有她愛的書本,還放著筆和紙。每當和小夥伴玩倦了的時候,石評梅就會拿出書本來看看,興致好的時候,也會拿出紙和筆來記下一天中的趣事和見聞,久而久之,她的文字記錄竟也積成了厚厚一遝。

平定城裏處處都是美景,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景致風貌,令人流連忘返。

石評梅外出的時候,也時常被家鄉美麗的街景風物所吸引而沉醉,有時她還會將自己眼中所看、心中所感的種種美景畫在紙上,雖顯笨拙,卻也真切可愛。因為喜愛梅花之故,石評梅還曾自畫了一幅梅花圖,黑枝淡花,淩雪而立,簡單的幾筆勾勒,竟也有了不同凡響的韻味。

石評梅從小就喜歡到處玩,不過就算不出門,她也不會覺得煩悶,石家花園足夠大,滿足一個小孩子的好奇和童心已是綽綽有餘了。

這樣一座年逾百年的老宅,亭台樓閣之間,花草樹木之中,處處都有故事,時時都有驚喜。

石家花園旁邊有一個百年的洗硯池,池旁有“洗硯池”三個隸書大字,很是醒目。石評梅很喜歡這個文化氣息濃厚的地方,因而經常來這裏讀書、寫字、吟詩、畫畫,浸染在這樣的環境裏,石評梅學習得格外投入,進步也相當快。逢到與自己年歲相差無幾的叔叔姑姑們來這裏洗硯台的時候,石評梅最是開心,一個人的歡樂是唯一的,但一群人的歡樂卻可以是多種的。

石評梅愛一個人的快樂,也愛這一群人的歡樂,因而有很多時候,石評梅都是在這洗硯池旁和自己的家族親友一起玩樂度過的。石評梅嬌小可愛、天真無邪,同族的親友姐妹都很喜歡這個古靈精怪的孩子,逢到閑暇娛樂的時候,也總是願意帶著她玩耍。

石家花園的奇花異草雖多,可是卻獨獨沒有父親石銘喜歡的林檎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