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佛門金頂(1 / 3)

巍峨崛聳插雲端,三月峰頭雪未殘。

雷洞煙開金殿閣,仙橋霧銷玉欄杆。

雨餘樹色增山翠,風過鍾聲度水寒。

半壁當空天一柱,春光不盡眼中看。

詩中所述的正是中原大地第一峰——呈天峰。呈天,乃敬呈蒼天之意,相傳可連通人間與太清境。峰間有十八洞府,據傳各居一天神,守護峰頂的伽藍寺,不涉人間它事,世人稱之為“十八伽藍神”,而這伽藍寺則被世人尊為佛門聖地。

伽藍寺依呈天峰而建,乃是用巨石直接砌在山基岩體上,順山勢直至峰頂。內部回廊交錯縱橫,宮殿、塔殿、經堂、天井、平台等均以石木連為一體,整座寺廟渾然天成,有如鬼斧神工。

寺院鍾樓處,一座近五尺高的青銅洪鍾正靜靜的懸掛著,此刻剛入醜時,夜深人靜,正是僧侶們休息的時候。不過,卻見一名灰袍小沙彌正快步迎向鍾樓。入鍾樓站定,那小沙彌雙手橫握撞木,用力向洪鍾推去,隻聽“當當當”數聲,青銅洪鍾響聲直貫天際、響徹雲霄,顯得極是莊嚴、肅穆。

不久,寺院正殿“大雄寶殿”已是聚滿了僧侶。大殿居中站著一位白須老僧,身著一身赤黃袈裟,手持九龍禪杖,身型頎長而消瘦,雙眼深陷卻極為有神。他抬頭看了看眾僧,緩緩說道:“今日得梵音使者點悟,言及‘五方鬼城’之事……”,眾僧本都靜靜地聽那老僧言語,不料聽到“五方鬼城”之事,竟是齊齊地發出了驚恐之聲。

那老僧麵色如常,繼續說道:“上次‘五方鬼城’現世,絕天武一脈,雖已過千年,其慘烈一幕猶懾後世,此番現世,其目的尚未可知,但呈天峰需做好防備。”

殿下僧眾此刻已經騷亂起來,雖說現如今經曆上次“五方鬼城”的人早已不在人世,但後世典籍記載詳細,加之先輩們口口相傳,後世之人對此早已是耳熟能詳,其恐怖程度也已植根心底。

老僧揮手示意僧眾安靜下來,說道:“出家人當心靜如水、無嗔無妄。”見僧眾已回複平靜,遂繼續說道:“深夜召諸位前來,便是商討此事。”說完看了看右下首的一位老僧,問道:“玄慧師兄,你怎麼看?”

隻見那玄慧老僧思忖了片刻,說道:“依方丈之言,此次‘五方鬼城’若當真是針對我呈天峰,那……”玄慧頓了頓,似有難言之隱。

那老僧正是這伽藍寺的方丈玄慈禪師,他見玄慧突然閉口不語,於是說道:“玄慧師兄但說無妨!”

玄慧向方丈點了點頭,說道:“世人皆知這呈天峰可通往太清境,卻少有人知曉它也連接著地火境,若這‘五方鬼城’劍指呈天峰,那太清境、地火境,加之我等所處的重劫境,或許都是其目標,此次敵人圖謀之大,實難想象,若不及時阻止,勢必將致天下大亂,其慘烈程度遠非上次‘天武之亂’可比!”

此言一出,大殿頓時一片嘩然,照玄慧所言,這次“五方鬼城”顯然是要毀滅整個中原大地,不,應該是整個世界!眾僧當然知道這意味著什麼,盡管佛家言及生死皆淡然處之,然而,當這生死關乎天下蒼生時,縱是佛祖,也必動容。

方丈似乎早已知曉玄慧要說什麼,臉上依舊如常,看不出一絲悲喜,他轉過頭去,向左下首處的老僧問道:“玄智師弟,你覺得如何?”

玄智朝方丈施一合十禮,隨即轉身麵向殿下僧眾,朗聲道:“諸位無需驚慌,這‘五方鬼城’雖然可怖,但也並非無法化解。”說完後,他轉頭看了看方丈師兄和玄慧師兄,見二人麵無異色,繼續說道:“這化解之法便是‘龍殛’!”

眾僧一聽“龍殛”二字,瞬間便似炸開了鍋一般,隻聽一青年僧說道:“師叔,這‘龍殛’乃是上古秘術,可引九天神龍之威,但曆來隻被視為一種傳說,從未見有人練成,又何來化解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