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鐵血穿越》即將開始上傳,期盼得到讀者大大的支持。)
大晉朝廷即將征伐後金的消息,迅速傳到了沈陽。
盡管情報網絡大規模的萎縮,但譚泰與賈吉涵還拚盡全力維持的,朝廷需要做出來的很多決定,都是與情報有關的。
滿人權貴的情緒迅速的爆發了,盡管大晉朝廷空前的強大,在在大清國,在沈陽,滿人的優越感依舊是牢固的,認為漢人就是他們的奴隸,而且對漢人的態度愈發的不好,加之皇太極與豪格都開始將注意力轉移到軍隊的建設之中,軍隊是滿人牢牢把握的,看起來戰鬥力還有所增強,所以得知大晉朝廷準備發動進攻,不少的滿人權貴都覺得,必須要和大晉朝廷決戰,不定還能夠獲得作戰的勝利。
也有滿人權貴看法完全相反,而且持相反看法的,恰好是幾個親王,幾個真正掌握權力的人,這裏麵以濟爾哈朗為代表,認為大清國根本不可能與大晉朝廷相抗衡,一旦廝殺開始,大清國必敗無疑,而且沒有蟄伏的機會了。
多爾袞與代善基本同意濟爾哈朗的看法,唯有阿濟格不同意,認為大清國的勇士,有能力擊敗江寧營。
皇太極的看法與濟爾哈朗是一致的,作為大清國的皇帝,皇太極一直都是非常清醒的,以前的大明朝廷,那般的孱弱,大清國尚且不敢完全征服中原、推翻大明朝廷,如今的大晉朝廷,就是一個龐然大物,傲視一切,大清國根本沒有能力去抗衡。雞蛋撞石頭是什麼結局,再清楚不過了。
至於那些腦袋狂熱的滿人權貴,絕大部分也就是嚷嚷一下,真正想著依靠他們領軍作戰,恐怕大清國會死的更慘。
皇太極力排眾議。選擇支持濟爾哈朗,決定與大晉朝廷談判了。
這次的談判,肯定不同於與大明朝廷的談判,那個時候的大清國,將士勇猛,大明朝廷自顧不暇。沒有能力幹涉大清國的事宜,但大晉朝廷就不一樣了,人家的銀行開到家門口了,貨幣直接進入大清國了,幾乎是掌握了大清國的經濟命脈,要不是依靠著一些商賈做生意。源源不斷的運進來商品和糧食,大清國甚至是難以維持下去了。
皇太極很痛苦,他是五十多歲的人了,一輩子都是經曆風雨,好不容易建立了大清國,想不到大清國從成立的時候開始,就遭遇諸多的坎坷。幾乎就沒有安生過,要成立大清國之前,一切都是那麼的順風順水,屢次入關劫掠,麵對孱弱的大明軍隊,如入無人之境,在遼東占據的地盤也是越來越多,要不是有關寧錦防線的阻隔,不定已經平定中原了。
可蘇成和江寧營出現之後,一切的情況都出現變化了。大清國開始走下坡路,以至於為了爭取到發展的時機,不得不兩次想大明朝廷俯首稱臣。
如今要向大晉朝廷和蘇成俯首稱臣了,而且是人家即將征伐的時候,這樣的滋味不是一般人能夠想象的。前兩次的俯首稱臣,可以看做是一種計謀,大清國也從中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但這一次恐怕不大可能了。
崇政殿。
看著無比蒼老的皇太極,還有愁容滿麵的豪格,濟爾哈朗還是狠心的開口了。
“皇上,太子殿下,臣以為此次與大晉朝廷的談判,可能不會那樣的如意,大晉實力過於的強大,有著足夠的錢財支撐,不是我大清國所能夠抗衡的。。。”
濟爾哈朗的話還沒有完,脾氣依舊火爆的阿濟格就開口了。
“朕親王不要長他人誌氣滅自家威風,大晉朝廷強大是真,但也不是不可戰勝的,我大清國的勇士,驍勇無比,豈會輸於江寧營,真的開始廝殺,結果還不一定。”
濟爾哈朗看了阿濟格一樣,臉上有了怒容,他的脾氣是很好的,在大清國是眾人公認的,但麵對阿濟格的插言,他有些憤怒了,這是關乎大清國命運的討論,憑著嘴巴嚷嚷是沒有作用的,若是皇上和太子被這些意見所脅迫,迫不得已采取強硬的對抗政策,遭受損失的就是所有的滿人權貴了。
“英武郡王認為我的不對,不妨直接提出來例證,自崇德元年以來,我大清國的勇士多次與江寧營交手,戰況如何,如今的大晉王朝,空前的強大,朝廷異常的富庶,是不是我大清國所能夠抗衡的,難道英武郡王以為我偏袒大晉朝廷嗎,認為我是故意出賣大清國的利益嗎,以為我就是想著投靠大晉朝廷嗎。”
阿濟格也不示弱,再次開口了。
“皇上,太子殿下,臣願意率領大清國的勇士,迎戰江寧營的進攻,若是不能夠取得勝利,臣甘願接受任何的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