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疇也多次提出來了建議。
從目前的局勢來看,唯一對大晉朝廷存在直接威脅的,就是後金韃子了。
朝廷的富裕,足以支撐這一次的戰役。
蘇成也做出來了決定,不過這個決定是出乎朝中文武大臣意外的,他要禦駕親征,要徹底打垮後金韃子,不僅僅是占領沈陽、鐵嶺和薩爾滸等地,還要完全收回後金韃子占據的地方,就算是後金韃子逃到了北山黑水之中,也不能夠放過。
蘇成的決定,遭到了一致的反對,太子殿下出去曆練了,皇上必須要坐鎮京城。
可蘇成決心已定,計劃在六月份開始親征,用兩個月的時間,徹底剿滅後金韃子,接下來就是收複整個蒙古草原的事宜,依照大晉的實力,應該能夠在年內完全結束戰鬥。
蘇成在朝廷上的很是直接,不管外麵如何評價大晉朝廷的強大,也不管人家是多麼的崇拜,但大晉朝廷尚未完全統一,後金與蒙古草原還沒有完全的臣服,這就不能夠明朝廷是強大的,這樣的問題是必須要解決的,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老祖宗留下來的土地,一分都不能夠少,身為皇上,若是不能夠親自去收回土地,那是不合格的。
也正是蘇成這樣的話語,震撼了文武大臣,對於皇上禦駕親征的事宜,朝廷之中漸漸沒有了反對的聲音。
準備的事宜是很簡單的,駐紮在遼東的十萬江寧營將士,主要的任務就是剿滅後金韃子的,他們日常的訓練很是刻苦,而且這十萬將士之中,絕大部分都是專業的軍士,他們清楚自身的職責。
朝廷決定征伐後金韃子的事宜,幾乎沒有多少的保密性可言,對於已經強大起來的大晉朝廷而言,征伐後金韃子是遲早的事情,不需要格外的保密,而且上上下下都是有著足夠的信心,相信不要多長的時間,就能夠徹底剿滅後金韃子的。
京城的酒樓和茶館裏麵,也開始流傳朝廷即將征伐後金韃子的事宜,甚至有專門書的人,對最終的結果都想好了,朝廷取得完勝,押解著皇太極與豪格等人,來到京城,最終在午門被斬首,遼東將完全收回來。
民間的這種心態,基本是普遍的,沒有誰認為這次的征伐會遭遇絲毫的問題,其實朝廷早就可以征伐後金韃子了,隻不過是皇上避免出現更多的傷亡,希望能夠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打敗後金韃子,徹底收回遼東的土地,至於蒙古,自從河套府與烏魯木齊府成立之後,很多人就認為,草原已經是大晉的領土,已經完全收回來了,事實也基本是這樣,除開草原幾個大的部落,其餘部落早就臣服了。隻要朝廷徹底擊敗了後金韃子,蒙古部落是沒有資格抗衡的,根本就不是江寧營的對手。
朝廷決定征伐後金韃子,皇上將要禦駕親征的消息,迅速傳到了遼東。
盧象升非常的激動,三年多時間的準備,等的就是這一。
遼東的局麵早就穩定下來了,以前那些為後金韃子服務的暗探,好多都消失了,一些選擇離開了遼東,回到沈陽去,或者幹脆進入了內地了,想著消磨以前那段不光彩的曆史,好在大晉朝廷也不追究責任,這些人能夠安安心心的生活,更多的暗探選擇了向官府自首,坦白了過去的一切,想不到朝廷根本就不追究這些事情。
這就導致了後金情報網絡的迅速萎縮,朝廷和官府這樣的態度,就是對後金情報網絡的無情打擊,誰都是明白的,這些暗探更是清楚,後金沒有什麼希望了,繼續依附於後金,不僅僅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更是對家人和後人不負責任。
於此相反的是,大晉的情報網絡,遍布後金所轄的地方了,黃在勝已經成為後金境內情報網絡的實際負責人,這麼多年過去,黃在勝為朝廷提供了大量的情報,從安全的角度考慮,在大晉四年的時候,黃在勝離開了沈陽,來到了京城,成為了蘇俊手下的一員,實際負責麵對後金的情報網絡。
為朝廷提供後金情報的,不僅僅是老百姓,甚至後金的不少官吏,都成為其中的一員,特別是一些漢人官員,想著將來能夠有出路,更是不遺餘力的提供情報。(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qidian閱讀。)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