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宗周和黃道周見到了皇上,不需要下跪,他們是太子殿下的先生。
“二位先生,朕有一事,想要拜托二位,春耕已經開始了,正是時候,太子必須要出去曆練了,時間暫定兩年,春節期間可以回到京城,朕想著請二位陪著太子一同去曆練。”
劉宗周和黃道周愣了一下,滿朝文武大臣都想陪著太子殿下出去曆練,據爭得不亦乎,想不到皇上居然要他們兩人陪著去,這是巨大的榮耀,也是皇上最大的信任。
劉宗周當即開口了。
“臣誓死效勞,一定好好陪著太子殿下曆練,臣感謝皇上的信任。”
黃道周也不甘落後。
“臣一定竭盡全力,陪同太子殿下。”
蘇成抬手製止了兩人的表態。
“朕請二位先生陪著太子去曆練,有幾個要求,二位是大儒,學識豐厚,太子年幼,所謂學無止境,不能夠因為曆練,就耽誤了學業,必須要時刻學習,這是第一點,太子身份不一般,來日需要治理整個的國家,若是沒有自身的見識,不能夠明辨是非,將是國家的不幸,故而太子這次曆練,必須要體察到民間疾苦,知道什麼事情能夠做,什麼事情不能夠做,故而太子曆練期間,必須有感悟,書寫之後,朕要親自閱讀的,這是第二點,太子年幼,自製力尚有差距,不要太子,就是朕,若不是滿朝文武大臣的約束,還有二位的點撥,一樣會沉迷於享樂之中,朕很明白,做任何的一件事情,短時間堅持很是容易,長時間做到就不是簡單的事情了,故而太子下去曆練,品行依舊是重中之重,這是第三點,二位是大儒,經曆了很多的事情,見識絕不是太子可以比擬的,朕都是欽佩的,故而明辨善惡知事,還請二位多多提醒,太子有什麼做的不好的地方,盡管批評,這是第四點。”
劉宗周和黃道周麵麵相覷,這哪裏是太子殿下出去曆練啊,整個就是下去學習和吃苦,還要受到諸多的約束,不過他們是非常感動的,皇上對太子殿下要求如此之嚴格,這是大晉之福,更是下百姓的福氣。
回到後宮,蘇成看見朱審馨的眼睛有些紅。
蘇明劼即將下去曆練的消息,朱審馨肯定是知道的,母子連心,這麼多年都沒有分開過,心裏肯定是不好受的,有關蘇明劼曆練的好處,蘇成也專門給朱審馨過了。
“皇上,太子就要離開京城了,太子已經十五歲了,大婚之事,是不是應該在曆練之前考慮了。”
蘇成的臉上露出了苦笑,這件事情,朱審馨過好幾次了,不過時代不同了,這個,十五歲訂婚不算什麼的,何況好多的文武大臣都盯著蘇明劼,恨不得將自家的女兒嫁給蘇明劼,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皇後,朕以為太子的年紀還是不大,男女之事暫時不要考慮,你也知道,沉湎於男女之事是很不好的,太子如今最為重要的事宜,是體察民情,增強自身的能力,知道孰重孰輕,這婚嫁之事,等到太子回到京城,再行考慮吧。”
朱審馨的眼睛裏麵出現了淚水。
“皇上對太子要求嚴格,臣妾看在眼裏,喜在心裏,太子出去曆練,臣妾雖然心痛,也是全力支持的,臣妾讀過《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知道曆練對太子很重要,可太子的婚事,臣妾也有自身的考慮,太子年紀不了。”
蘇成歎了一口氣,其實他早就接受這個時代的很多認識了,有些事情,隻是慢慢的做出來改變。
“既然皇後如此認為,朕以為,在太子下去曆練之前,可以考慮太子妃的人選,但迎娶之事,還是等到曆練之後,朕這可是作出了最大的讓步了,朕對太子的要求嚴格,對其餘子女要求不一樣,皇後能夠理解,朕也是安心了。”
確定太子妃的人選,一樣是大事情,蘇成知道,這件事情,在朝中一定會引發很多的議論和爭執,自己又要花費心思去處理這些事情了,可沒有辦法,這是他的職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子女的婚姻大事,父母當然應該要操心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