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成擔任薊遼督師的時候,大力發展萊州和登州、青州,後來波及到整個的山東,山東等地有不少的人本人做生意,親眼見證了山東的繁華與富足,這些日本人回去之後,肯定不會閑著,會及山東的情況,那個德川將軍,不會置若罔聞。
大晉統一下,避免了殘酷的廝殺,以最的代價進入了京城,半年多時間以來,各級的官吏都按照朝廷的要求,開始履行職責,在這個過程之中,都察院發揮出來了重要的作用,對各級的官吏進行監督,懲處了一批貪官汙吏,對於那些魚肉百姓的官吏,更是不會放過,以至於提到都察院的名字,一些屁股上不幹淨的官吏,身體會發抖,臉色會發白。
製度也在慢慢開始發揮威力,各級官府都按照製度辦事,很少有胡作非為的舉措。
南方等地的恢複是迅速的,幾乎每都在發生變化,北方的複蘇也是很快的,至少商貿開始興旺起來,老百姓總算是有地方可以做事情,農閑的時候,到縣城去,運氣好就能夠進入到作坊裏麵,賺到一些錢財,維持生活。
大晉各地如此重大的變化,老百姓能夠感受到,其餘人也能夠感受到。
各種各樣的變化,通過前來做生意的商賈,傳到了很多的地方。
內心裏麵,蘇成對日本的印象不是很好,但他也不會將幾百年之後的怒火,在如今這個朝代發泄出來,甚至是要求大晉水師大舉進攻日本,也去製造幾個大屠殺出來,這樣的舉措不是很合適,也師出無名,除非是日本不安分了,蠢蠢欲動了,那樣才能夠找到出兵的理由,當然,進入到後期盤剝的階段,會發生什麼事情,那是今後的事情了。
朝廷對於大量日本人前來參加科舉考試,也表現出來了擔憂。
不過朝廷最為關注的,還是從後金來的考生。
其實後金也進行了科舉考試,仿照大明朝的做法,通過科舉考試招攬人才,無奈很多的遼東漢人,對於後金的科舉考試,沒有太大的興趣,故而後金舉行的科舉考試,參與的漢人不是很多,加之後金的規矩,滿人不需要參加科舉考試,有了出身,就可以世襲,也就是,滿人打出生的時候開始,因為身份的不一樣,享受到的待遇就不一樣,若是不能夠進入到朝廷裏麵為官,也可以進入到滿八旗,通過打戰得到提拔,迅速成為朝中官員。
所以以前大明朝廷舉行的科舉考試,也有不少遼東的漢人參加的。
這一次的科舉考試,不僅僅有大量的遼東漢人參加,甚至有滿人參與。
分布在黑山一帶,以及蓋州、複州、旋城、宣州一帶的滿人,漸漸的融入到漢人之中,他們開始按照漢人的規矩,督促家裏的子女讀書,成為明白事理的人,盡管是不知道是不是能夠參加朝廷舉行的科舉考試,但多讀書總是沒有壞處的。
大晉朝廷放開了科舉考試的限製,滿人一樣能夠參加朝廷舉行的科舉考試了,故而這些地方的滿人,也要參加科舉考試了。
於是在朝廷裏麵,有關是不是準許日本人和滿人參加科舉考試的爭論,非常激烈的出現了,讚成的很多,反對的也不少。
最後這個爭論到了皇上那裏,皇上的一句話蓋棺定論: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大晉朝廷的氣度絕對是不一樣的,若是連日本人和滿人都不能夠容忍,顯示出來害怕的姿態,還怎麼能夠展現出來氣度,人家要參加科舉考試,盡管來就是了,沒有什麼了不起的,考取之後,一樣進入到朝廷裏麵做官,一樣按照朝廷的要求辦事。
大晉朝廷即將進行的科舉考試,開始引發出來空前的熱度了,讀書人之中的議論不少,對於諸多的蠻夷能夠參加此次的科舉考試,肯定是有看法的,但也有讀書人認為,這是因為朝廷的強大,想想盛唐之時,長安也是如此的大度,這明蠻夷崇拜朝廷,希望能夠成為大晉的人,能夠為朝廷服務。
(正在開始寫新書《鐵血穿越》,思考了很長的時間,也做了重大的調整,自信的認為,強於《大明政客》,期盼今後得到支持,在此宣傳一下,拜謝讀者大大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qidian閱讀。)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