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32 天作之和(2 / 2)

客氏被阿興鬧煩了,就拿彤兒撒氣,把責任都推給了彤兒,全然逃脫了她做母親的職責。人都是這樣的,長著眼睛隻會看別人的缺點,卻看不到自己的不足。

在阿興的教育上,彤兒做了客氏不負責任的替罪羊了。阿興長大以後,劣跡多多,壞事做絕,並為此付出了性命的代價,那個時候,隻有彤兒真心為阿興流淚,客氏一滴眼淚也沒掉。真可謂跟誰長大跟誰親啊,一心換一心。

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阿興跟客氏長大的話,說不定還不如跟彤兒呢,因為彤兒寵阿興,一方麵是因為阿興可憐,一方麵是因為阿興是主子的兒子,她不得不處處為他著想,她和客氏都把自己的感情給了身邊可憐的孩子,要說她倆的角色當得還都真不錯,出色地完成了撫養的任務。

至於阿興是怎麼丟了命,在續集當中會有詳細的解答,這裏就不贅述了。

自己親手撫養大的孩子,長大了以後卻喜歡上了別的女人,客咽不下這口氣。

更何況這個女人將來有可能成為自己的障礙呢,本能使得客氏對張姑娘懷有敵意,這個敵意多半是出於一種嫉妒的心理,客氏不能容忍自己的心上人喜歡別的女人,盡管她的心上人並不能真正成為她的心上人。

這件事情說起來真是有點不可思議,女人的感受有時候是沒有道理可講的,客氏對於張姑娘持有本能的戒備心理,客氏似乎預感到這位張姑娘將來必定會跟自己做對。

不得不承認,客氏的預感相當準確,張姑娘冊封為皇後以後,的的確確沒少責備客氏,張姑娘手裏握有皇後的權柄,她甚至這一點,也正是利用了這一點,張皇後才節製了客氏的飛揚跋扈,有效地抵抗了客氏所代表的惡勢力,給後宮的天空帶來了一點亮光。

這些都是後話,此時的張姑娘還不知道自己要嫁給哪一位公子哥呢?

自從上次在禦花園裏見到一位性情溫和的公子以後,張姑娘的心裏就一直有一種無名的期盼,希望上天能夠安排自己跟這位公子結合。

張姑娘也是憑著自己的預感,大凡女孩子都有直覺的吧?張姑娘也不例外,她的直覺也是相當準的,她感覺出了自己會跟這位花園邂逅的公子產生某種聯係,她在等待著,期待著。

這兩位適齡青年,在同一時間想著同一樣事情,真是天公作美啊,皇太後懿旨一下,就為兩個年輕人牽上了紅線,自此一對以心相許的戀人得以步入洞房,開始新的生活了。

這兩位新人就是我的生身父母。

話說當初皇太後訂婚的時候,張姑娘是知道自己將要嫁的是什麼人,而朱由校卻並不知道自己要娶的就是那位朝思暮想的張姑娘,他甚至連那位姑娘姓甚名誰都不知道呢。

張姑娘比較幸運,相早一些知道這個喜訊,多樂了幾天。張姑娘冰雪聰明,在後宮當中隻有皇孫朱由校才愛做木匠活,自己遇到的那位公子做出來的木匠活相當精湛,非朱由校莫屬,因此張姑娘一下子就將朱由校定了位。

皇太後下旨讓她嫁給皇孫,那不正是那位公子嗎?張姑娘心力像抹了蜜一樣地甜。

朱由校呢,聽說皇太後自己定了婚,說是要給萬曆皇帝衝喜,定的是一位張姓的姑娘。

“哎,身不由己啊。”朱由校無可奈何,這門婚事是願意也得同意,不願意也得同意,由不得他自己。

朱由校不得不將思念張姑娘的情懷收回來,珍藏於心底,做為往事塵封起來,也許這輩子都不會有再掀開的時候了。

想到這裏,校兒搖了搖頭,歎了口氣,接受了命運的安排。

這件事,客氏是知道原委的,在後宮當中,是存不住什麼秘密的,除非你存心要一件事成為秘密,否則的話,小道消息傳播的速度那叫一個快,比火箭還快。

客氏一聽說校兒唄皇太後定了親,就私下打聽定親的那位小姐的各種情況,這一打聽不打緊,卻原來就是那天跟隨父親張員外來到後宮的那位張姑娘,也就是校兒年年不忘的那位姑娘。

世上真有這麼巧的事情嗎?好像知道校兒要跟張姑娘結合似的,事先還讓他倆見了麵,而且還相互欽慕上了,一顆愛情的種子就這樣種了下去,更為神奇的時,這顆種子馬上就要發芽了,客氏那個嫉妒呀,她不能看到好事在別人身上出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