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人百傳十大才子一、最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2
6.機械錄音機
愛迪生關於電報轉發、電話機、揚聲電話機對聲波與膜片振動之間的關係進行深入的研究,使他產生了一個想法:把聲波引起的膜片振動記錄下來,然後再把它重播出去。愛迪生想製造一個能記錄人的聲音並把它重播出去的機器。愛迪生這一想法給世界獻出了一個最出色的新發明——機械錄聲機。
1877年,愛迪生發明的機械錄音機先在倫敦後在美國的專利局進行了登記,這時他他30歲。但他發明的機械錄聲機在登記後的10~12年間經不斷改進才臻於完善。與此同時,愛迪生發明的錄音機及其各種元器件共獲200項專權。
第一台機械錄音機是由愛迪生的一位同事約翰·克魯濟技師製成的。克魯濟接受愛迪生給他的任務和圖紙(愛迪生在圖紙的邊緣上注明了做這項工作的報酬是18元)時並不知模型的用途是什麼。克魯濟幾乎是廢寢忘食地連續工作30個小時製成了世界第一台機械錄音機。在倫敦的工業知識博物館,現在還可以看到這台機械錄音機。這台世界上最初製成的機械錄音機播出在當時流行的一隻歌曲時,隻有時斷時續的微弱聲音。
機械錄音機的出現首先使得實驗室的同事們大為吃驚。第二天愛迪生攜帶機械錄音機去紐約,在《美國科學雜誌》編輯部編輯比奇辦公室演示了機械錄音機。次日清晨各報刊登了對機械錄音機的詳細描述。參觀者潮水般地湧入門羅公園,火車站增開了特快列車。
不久,愛迪生成立了專門生產和推廣機械錄音機的公司。第一批在市場出售的機械錄音機是由紐約的齊格蒙特·伯格曼製造的。伯格曼在愛迪生設於紐瓦克的工場工作,表現了出色的工作能力,伯格曼掙到一筆錢,就把它投入自己經營的企業用來製造愛迪生的機械錄音機和炭精送話器。後來伯格曼成了設在柏林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電氣公司的創始人。
1879年,愛迪生因要在電氣照明和電工學方麵進行一些新的實踐研究,所以暫時中斷了機械錄音機的研究工作,但在1887年又恢複了這項工作。愛迪生在他一生中把機械錄音機看作是自己最喜愛的寵兒。1926年,在我們拜訪愛迪生時,看到他正在為改進機械錄音機、留聲機及其個別部件而繼續工作。我們根據下列事實可以判斷愛迪生在80年代末是怎樣為機械錄音機緊張工作的。1888年6月,他用了五個晝夜的時間夜以繼日地進行試驗。截至1893年止,在機械錄音機方麵,愛迪生獲得了65項專利,而到1910年止,已獲得100餘項專利。
能發出聲音的神奇機器引起人們極大驚訝。愛迪生的任何一件發明也沒有使歐洲和美洲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
1878年3月11日,著名的物理學家德蒙塞爾在法國科學院召開的會議上演示愛迪生的機械錄音機時,出席會議的院士布約為這位發明家的勇敢的行為所激怒,突然從座位上跳起來大聲喊道:“惡棍!騙子!你們以為我們會容忍能腹語者欺騙我們嗎!”同年9月30日重新討論機械錄音機時,布約仍然不相信對機器做過試驗的專家們的結論,並且說。“難道能設想可鄙的金屬會發出高尚的人的聲音嗎!”
機械錄音機首次在俄國公開演示時,“會說話騙人的機器”的主人竟然被法庭判處三個月監禁和巨額罰款。
但不久,機械錄音機就開始勝利地進入市場。
1888年,機械錄音機第一次在倫敦演示時,出席儀式的有格萊斯頓。機械錄聲機播出了愛迪生實驗室的致詞、發明家的致詞和他對倫敦各報刊的致詞。
雖然早期的機械錄音機在播音時發出一些雜音,但它還是作為播送歌劇和音樂會的工具逐漸推廣了。
在未知的路上探索。像愛迪生這樣經曆過無數次失敗的痛苦,最終卻還能經得住考驗的人確實不多。
有一回,愛迪生和他的助手們進行一項實驗,這項實驗已經做了幾千次,依然一無所獲。一個年輕的助手失去了耐性,發起牢騷來:“這樣重複、重複、失敗、失敗,真是浪費時間。”
愛迪生聽了,語眾心長地對助手說:“不要這樣想,我們是有收獲的,至少我們明白了這條路無法通行,那麼再試下一條路,也許就成功了。”
“就這樣一次次試下去,什麼時候才是個盡頭啊?”年輕的助手歎了口氣。
“隻要我們有耐心,肯努力,沒有完不成的事情。”愛迪生鼓勵他說。
“可是經曆了太多的失敗,我總是不能看到成功的希望。”
談到失敗,愛迪生對年輕的助手講了自己的看法:“成功與失敗隻有一步之遙。別灰心,別喪氣,堅持住,你就會成功。”
助手從愛迪生的一番話中受益不少。他又重新拿出勇氣,全身心地投入了實驗中。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他們又經曆了無數次失敗後,成功終於向他們招手了。助手高興得手舞足蹈,激動地對愛迪生說:“我終於明白了,科學研究需要耐心與毅力。隻要肯堅持,就一定會達到目標的。”
愛迪生見這個年輕的助手終於懂得了從事科學工作的正確態度,不禁會心地笑了。
從此,年輕的助手以愛迪生為榜樣,在科學的道路上摸索前進,也有了不少的發現。
7.電燈的問世
60年代,電報是使用電氣的主要領域。而70年代卻是電氣照明的時代。
不斷發展的城市裏的高樓大廈和工廠廠房需要新的光源來提供更充足的照明工具並分配給眾多的分散用戶。
照明逐漸成為使用電氣的主要領域。同時,電氣照明導致了工業型發電機的製作和中央發電站的建立,並且給電力打開了通往工業動力的道路。
在電氣初期勝利發展的道路上,愛迪生的工作起了重要作用。首先,愛迪生被譽為現代電氣照明之父。
愛迪生最初對電燈的研究開始於1877年秋天。當時,已有眾多的科學家為電力照明耗盡了畢生心血。直到18世紀末,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用放風箏的方法引發出電的火花,人們才看到了電世界的曙光。1831年,英國科學家法拉第成功設計出的一架發電機,才從根本上解決了電源不足的問題。
可是,真正能為大眾夜間照明的發明依舊沒有重大突破。雖然有些燈已被發明用來照明,可大多數都是價錢太高,壽命不長,無法走入尋常百姓家。他想發明一種大眾夜間用的而且不貴的電燈。
在當時,對瓦斯燈最有研究的是另外一位發明家露沙,他不但自己有實驗室,還寫了許多有關瓦斯燈方麵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