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傣族的吊腳樓(二)(1 / 1)

西雙版納有中國唯一的熱帶雨林自然保護區,氣候溫暖濕潤,樹木蔥蘢,蔓藤盤根錯節,亞洲象,犀鳥,孔雀,黑冠長臂猿都生活在這片熱帶叢林裏。望天樹、紅光樹、雲南肉豆蔻、四藪木、黃果木、胡桐、美登木、三尖杉等珍稀植物隨處可見。幾百公裏的山脈鋪成一片,森林麵積五百多萬畝,其中心是幾十萬畝的原始叢林無人區,山巒疊嶂,森林蒼鬱,瀑布溪流,不過這種地勢也造成了交通的極度不便利。文欣見人煙越來越稀少,抓著張小哥衣襟的那隻手於是也就越抓越緊。“我們馬上進入布州山了。”“布州山?什麼布州山?”張小哥卻不再答話,仰頭靠在車窗上閉目養神。陡峭的山路走了半天,半山腰忽然出現了一個桃花源般的洞天福地。濃翠疊嶂中是一個有著幾十座吊腳樓的村落。村子的上空升起嫋嫋炊煙,好像一個身穿白紗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在夕陽的照耀下婀娜多姿。在他們進入山寨的路上,到處都掛著牛頭,有的被幹裂漆黑的牛皮包裹,有的隻剩下了白森森的骨頭,文欣看得膽戰心驚。拖拉機在一個白骨森森的牛骨堆前停下了。正在燃燒木柴的牛骨堆上方白煙扶搖直上。牛骨堆上有一根巨大的旗杆,一條條綢布風馬旗在風中烈烈作響。拖拉機在一棵大榕樹下停了下來。這是一顆百年古榕,粗壯的樹幹枝葉茂盛,倒吊的樹根黑壓壓的一片,下邊方方正正擺著一個青銅鼓,上麵插一支藍色的三角旗,旗子中間一個黃色像字非字的圖案。榕樹旁是一條波瀾壯闊的大河。河邊有一座風雨廊橋。木紋斑駁,油漆剝落。風雨廊橋旁就是一座十層高的八角大樓,純木材仿古塔結構,每個角彎彎朝上,猶如牛角。柱子,屋簷上繪畫著各種飛禽走獸,遊龍驚鳳圖案,活靈活現,巧奪天工。大樓旁邊的沙灘上,有一座刀山,矗立地上,兩側的彎刀均已生鏽。四條三角旗布繩從地上拉到刀山頂,旁邊的岩石上有一幅壁畫,畫著一群穿著傣族服裝的人們在擊鼓鳴號,十幾個青年男子在赤足攀爬刀山,場麵壯觀,雖然畫麵模糊不清,可是仍然能透過畫麵感受到比賽的激烈和殘酷。奇怪地是,這些人中看不到老人,甚至看不到中年人,每個人看上去都隻有二十歲左右,麵目清秀俊美。文欣心想,要擱山下的現代文明社會,這些人都可以當明星了。大鼓旁的石階上,站著一個身材高大魁梧的男子,身穿華貴的長袍,臉上紋滿花紋,隻看見一雙琉璃般閃閃發亮的眼睛閃爍著如黑耀石般的光芒,不知是神功護體的巫師還是祭司。圍著八角大樓放射性修建著一層層吊腳樓,如蜘蛛網形狀,以八角大樓為中心向外輻射。吊腳樓裏全是杉樹柱子,以杉樹木板為牆,杉樹皮封頂,儼然是杉樹家族。屋形上大下小,占天不占地,巧妙建在水上,有良好的防水性能。文欣心想,這種民居樓上住人,樓下養魚,人魚皆歡,相映成趣,何時想要吃魚,揭開樓板,伸手可得。這些人真真過的是神仙日子。就連吊腳樓糧倉,也是別出心裁,建築在水上,既防盜,又防火,既防鼠,又防潮。正想著,抬眼看見張小哥走進一座深紫色的吊腳樓,文欣趕緊跟上去。走上木梯,眼前是一個大廳,每個房間均有窗戶,窗戶兩側均有孔雀羽毛,一推開窗戶,外麵的芭蕉葉,椰子樹躍入眼前。裏麵擺設簡單,竹製的太師椅,竹凳,竹製的茶幾,甚者大廳裏的供神的灶台也是竹子製作。大廳裏正中央的牆上,一張醒目的神台上,是一張陳舊的佛像,佛具均齊,其中兩邊的黑色孔雀羽毛格外顯眼。佛像上是以前從來沒見過的一尊佛,雖然五官清秀但說不出的麵目猙獰可怖,眼神中一股難言的凜冽之色。走上木梯,二樓是居室,一廳三房,依山傍水而居,腳下就是翠綠明澈的河水,如一麵明晃晃的鏡子。一片寂靜中,文欣隻聽見自己嘭的腳步聲,張小哥走動起來竟然毫無聲息。走進二樓的大廳,中間就是一架古琴,旁邊的博古架上擺滿了各種古書籍與畫卷,都落了一層厚厚的灰。書籍上都是看不懂的奇怪文字。二樓有一個陽台,陽台上掛著一支嗩呐。走到陽台上,但見得山色如黛,煙波浩渺,許多斑斕的蝴蝶在飛,這裏看到的蝴蝶是如此的接近,給人一種置身其中的朦朧錯覺,不知是人變成了蝶,還是蝶變成了人。走上三樓,隻見竹屋正門上方懸著一個巨大的羊頭,花臉白紋,披著紅布帶,似乎永遠都有一種無法讀懂的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