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爭處在隊伍左側,嘴裏喊著號子,不停地催促隊伍加快速度。
為了訓練他們,吳爭著實下了大力氣。
做生意換銀錢,用銀錢買上好的大米白麵,增強民壯的體質,淘換來的功法,他毫不保留的教給他們,隻要能提升民壯的實力,再大的代價也值得。
同時,他還教他們識字,製圖,辨別口令和旗語。
尤其是識字,一支沒有文化的軍隊是不可能強大的,如吳爭原來世界的大送和晚明,盡招一些目不識丁的人去參軍,還口口聲聲丘八如何如何,這種軍隊能打勝仗才怪了。
目前民壯不發餉銀,不是吳爭氣,而是沒有錢去發,好在這些民壯都是村子裏的人,隻需要管飯就行。
繞著村子跑了五圈後,自然有村民準備好早餐。
飯團,白麵大餅,加了鹽和青菜的湯水,吃完後每個人還可以分到一塊色子大的雜色糖塊。
脫產民壯不用幹活,吃的比幹活的村民還好,一開始還有村民向村長抱怨,可後來幾次和流竄的劫匪對峙後,他們就閉上了嘴巴。
吃過早飯,民壯們回到集體宿舍,整理自己的內務。
這是按照前世軍隊的訓練方法進行的,雖然民壯們不知道吳爭的用意,但軍令如山,他們不得不這樣做。
過了兩刻鍾,上午的訓練接踵而來。
這個世界的軍隊都是披甲戰鬥,所以訓練的時候同樣如此。
無論是操練,行進,格鬥動作,都需要穿戴甲胄,讓民壯們適應甲胄的重量。
下午,除了花一個時辰進行陣形訓練,剩下的時間由吳爭教他們識字讀書。
極其有規律的生活,讓原本散漫的民壯越來越自律。
自律,代表著戰鬥力,一支有自律性的部隊,戰鬥起來無往不利。
五後!
吳爭正趴在案牘上製定未來的計劃,這時,一隻信鴿掠過窗口,落在他的肩頭上。
吳爭沒有自己的情報係統,但南陽村背靠山林,村裏不少男人都當過獵人,這種人最適合做斥候。
信鴿是他在宛城買的,培育的辦法很簡單,不算什麼高深技術。
取下信鴿腳上竹筒中的麻布,上麵歪歪扭扭的寫著一行字。
“鬣狗有動作,目標,陽城商隊。”
目標是陽城商隊麼?
看來陽城的局勢不算太差,還有商隊出來。
隨手從旁邊的盒裏抓了一把白米喂給信鴿吃,接著,吳爭從案牘旁邊拿出一張地圖,上麵畫著整個宛城南部的地形。
在南部的山林中,有一個地名被他著重標記了下來。
三丈澗!
這裏是鬣狗的老巢。
鬣狗在觀察南陽村的同時,吳爭也在觀察他們。
三丈澗周邊地形,吳爭已經掌握的了如指掌,甚至詳細到地麵坡度,平日裏的風向。
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
“本來我想先找一支流寇練練手,但似乎你們的運氣不怎麼樣。”吳爭想到。
“如果我從這裏進入三丈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