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空穀豫無期(5)(1 / 2)

看到歐鉞雙目發紅,青青也不知該如何勸慰他,當初因韓薇之死,趙家被焚毀,她心痛之餘,幾近崩潰,雖然後來才知道其中有離心蠱的原因才導致她失憶離魂,可病愈之後,那種喪母之痛,依然讓她每每想起便痛悔不已,後悔當初怎麼就沒發現勾踐的狠毒用心,沒看出聶冉的別有居心,結果卻連累了阿娘。

隻是死者已矣,生者就算有多少悲痛,也無法挽回,歐鉞這次甘冒奇險救下兩人,其中尚有幾個曾跟著青青學劍的越國劍士相助,若非如此,他一個人也沒辦法在大軍之中,一天一夜間便挖出這樣一個藏身之所,避過這次火燒連營的陷阱。

孫奕之和青青沒問那些人去了哪裏,見歐鉞的情形不好,便拉著他趕緊回姑蘇城。

在路上兩人方知,此番勾踐為了確保不失,不但集齊所有人馬設伏,連他們這些潛伏在姑蘇城中的離火者也盡數調來,若非如此,他也沒機會救下他們。

離火者身上的毒蠱控製他們不得遠離蠱母方圓二十裏處,而此地距離姑蘇足有百裏之遙,為保他們不失,所有的離火者都先行服下了一丸解藥,可保七日內不會毒發,若是七日內無法回到姑蘇城,時間一到,子蠱毒性發作,便會攪得人腸穿肚爛,破體而出。

孫奕之和青青都曾見過素年之死的慘狀,自是不敢耽誤時間,催著歐鉞趕緊回姑蘇會合。兩人擔心離火者尚有暗探沿途搜尋,不便與歐鉞同行,隻能喬裝打扮,緊隨其後,一路日夜不停,目不交睫,總算在歐鉞毒發之前趕回了姑蘇。

一進姑蘇,孫奕之先找了留在城中的暗樁,聯係司時久,得知已將乾辰送走,這才放下心來,打探宮中的情形。既然越軍的布陣圖並非來自他送給趙氏的兵書,那就是從吳王宮中泄露出去,兵書在宮中收藏多年,防守極為嚴密,就算是夫差親自翻閱,也要由五劍中人陪同戒備,能夠拿到並抄錄之人,屈指可數,與越國有關之人,更是除了那位寵冠後宮的西施娘娘外,再無他人。

越國此番大勝而歸,雖有兵力不足的軟肋,卻也大大削弱了吳國的國力兵力,加上此番在水中下毒,毀了萬千良田,吳國若不能及時鏟除內憂外患,奮起振興,隻怕就此一蹶不振,那真是離亡國之日不遠了。

這內憂之中,最大的隱患,朝堂有之,後宮有之,隻是太子友已死,夫差僅餘王子地一子,朝中大臣十之八九都曾收過越國的財寶美人,如今人心惶惶,想要安定人心,鏟除奸細,首先要做的,便是斬斷夫差對後宮那人的情意,方能開始清理這些越國奸細。

歐鉞一入城,便與兩人分開,孫奕之本想派人跟著他,卻被青青攔下。

就算歐鉞這次不顧越王旨意救了他們,但他畢竟是越人,成為離火者的那日,便已立誓為越國複興而不惜生死,各人有各人的立場,青青無法幫他解去離心蠱的束縛,也不願在利用他陷他於危險之中。

隻是還不等孫奕之聯絡宮中留下的關係,就收到了王子地欲謀逆篡位,被夫差一舉拿下,幽禁宮中,西施為護夫差,重傷昏迷的消息。

孫奕之和青青不禁麵麵相覷,西施原本不讓青青殺夫差,是因為夫差尚有太子友可繼位,太子友對越國的態度遠不如夫差寬仁,可如今越國已反,太子友已死,根本不存在留著夫差保全越國的理由,她卻依然如此,若是換了別人,或許會以為她對夫差動了真情,可青青卻知她心中一直藏著的人,乃是範蠡,便更想不明白,她為何會如此作為。

隻是她如今已陷入昏迷之中,生死難料,夫差為之所動,他們就算再說什麼,也無濟於事,這看似自斷生路的一招,竟也將得他們無計可施。

可接下來讓他們更加沒想到的,是夫差下的一道旨意。

散兵為民。

吳國幾十年來,開疆辟土,從江南一隅之地,擴張到幾與晉齊楚相當,其中孫武功不可沒之外,伍子胥在朝中更是猶如定海神針一般的存在。唯有國中朝政穩定,糧草豐足,方能支持這一年年的南征北戰,戰無不勝。

而孫武的練兵之術,說到底,也就是以戰養兵,專精兵之一道而已。

畢竟,諸國人力有限,大多數國家都是在征戰之前,臨時從封地征召兵馬,有的士兵甚至上陣之前根本不曾用過兵器,又何談武力。故而諸侯之兵,往往戰力尚不及世家族兵,便是因為前者尚需勞役耕作,無暇操練,而後者則常年操練,練武排陣,自然比前者高出不止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