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不必為老臣憂心,當年先帝將老臣貶黜,正是為了有朝一日能夠洗刷風,令下士子們重新找回聖賢之道。老臣今日終於完成了先帝之托,總算有麵目去見先帝了。”躺在病榻之的聶冠卿臉色蒼白,一字一句艱難的道。
而趙禎則緊緊握著他瘦骨嶙峋的雙手,不住的點頭道:“朕明白!朕全都明白!聶卿家你是在為南方士子們找到出路而奮不顧生,更是為大宋下而鞠躬盡瘁!”話畢,趙禎實在是不忍出後麵“死而後已”這四個字。聽罷此時皇帝的真情流露,聶冠卿嘴角泛起一絲笑容,渾濁的雙眼緩緩閉。他確實需要好好休息一番了。
另一邊,對大宋的臣士大夫有了重新認識的蕭和,此時早已顧不得兒女情長,滿心震撼的回到了龐府之。此時,剛從衙署回到家的龐籍一臉陰沉,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樣。
“你今日也前去東華門前吵鬧了?”龐籍見蕭和風塵仆仆的樣子,一臉嚴肅的問道。顯然,他現在的心情似乎並不算好,而且很大程度同東華門外的那場“鬧劇”有關。而蕭和見老師臉色不善,連忙解釋緣由,龐籍這才臉色稍緩。
“老師,學生有個問題想要討教!”蕭和解釋完,便皺著眉頭繼續問道。
“有何問題?”龐籍此時心情依舊陰晴不定,語氣冷冷的道。於是,蕭和也收起了往日裏嬉皮笑臉的樣子,一臉正經的問道:“今日學生在東華門外聽到有落地考生辱罵攻擊聶主考的時候,什麼‘為了討好朝重臣而敵視西昆駢’。卻不知是何緣故。”
此話一出,龐籍的臉以滯,緊接著,他轉過身去,不禁一聲長歎。
“均宇,你知道我大宋太祖皇帝是如何得到下吧?”龐籍依舊背對著蕭和,意味深長的問道。蕭和心下好,為何老師會問及自己這個盡人皆知的問題。當年宋太祖趙匡胤炮製契丹與北漢聯合伐周的假消息,然後在陳橋驛黃袍加身做了皇帝,這樣的兵變奪權雖然早已經被美化,但是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趙匡胤是欺負周後主柴宗訓劉太後孤兒寡母,奪了人家的下而已。
然而,蕭和當著龐籍的麵,卻是不能出如此“政治不正確”的話來。隻好恭聲答道:“太祖皇帝合意,下順民心,受禪而君臨下。隨後縱馬提兵,席卷下。”龐籍聽罷,這才回過頭來道:“罷了,老夫也不好些有損太祖皇帝的話來,何況於你。”頓了頓,他坐了下來,同時指了指一旁的椅子。
蕭和會意,也不客氣的坐在了龐籍的身旁。這時,龐籍繼續開口道:“為何直唐末以來的亂局,能自太祖皇帝登基之後便戛然而止,你思慮過這其的緣由嗎?”
“老師的意思是······杯酒釋兵權?”蕭和眉間一緊,緩緩出了那個一定程度讓大宋兵勢不振的幾個字來。龐籍微微點頭,繼續道:“這是其一個原因。換句話,是‘武’的方麵。至於另一方麵‘’的,你恐怕不得而知了。”
“‘’的方麵?”蕭和還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法,不禁好的反問道。而龐籍這是微微點頭,思忖了片刻,方才繼續道:“我大宋開國之處初,乃是承自後周的疆土。彼時雖占據原之地,但是南不過淮河,卻能在十幾年內一統宇內。除了太祖太宗英明神武、軍將士們用命之外,承自北方士子的支持,也是一條重要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