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章 文人風骨(2 / 2)

自然,如今在科場之上揚名下的士人學子們,便是日後大宋朝堂之上傳承憂國憂民情懷的一代名臣。而今日在這東華門外教訓開導落地考生們的聶學士,也是昔日裏那懵懂躁動的青澀少年。家國情懷,在這一刻的沉默之中,擴散與傳承。

於是,率先領會到聶冠卿一番苦心的謝凱,恭恭敬敬的對自己眼前這個垂垂老矣的主考官做了一個長揖。然後轉過身,頭也不回的大步離開。而他的臉上,無奈和失落早已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份堅定和自信。蕭和知道,不論其他落地考生有沒有將聶冠卿的話放在心上,至少對於謝凱來,他已經傳承到了那一份家國情懷。

於是,其他人見謝凱轉身離去,大部分也都跟著離開。不論如何,這一科已經同他們無緣了。至於他們當中的每一人是否能做到方才聶冠卿所的,也隻能讓下一科的主考官去分辯和見證了。

而瞧見圍觀的考生們漸次散去,一直強撐著站立話的聶冠卿眼前一黑,頓時癱倒在地。

“聶主考!”

“聶學士!”

······

這下子,其他幾位考官和郭稹這才發覺,聶冠卿為了這一科會試的完滿,早已經耗盡了心血。眼下,已經是油盡燈枯的境地。

“先帝,您交給老臣的事,老臣終於辦完了······”倒在郭稹身前的聶冠卿,蒼老的麵容之上露出一絲滿足的表情。而蕭和此時也一個箭步來到了幾位主考的身邊,看到此時聶冠卿此時的模樣,不禁難過起來。

“你是何人,方才聶主考不是已經得很清楚了嗎,為何還不速去!”眼見蕭和突然竄了上來,早已經憋了一肚子怨氣的郭稹有些氣憤的道。在他看來,正是像蕭和這樣不知深淺的愣頭青們,才將垂垂老矣的聶冠卿逼上了絕路。

蕭和見郭稹如此敵視自己,心中也是頗為無奈。不過還是恭恭敬敬的道:“郭府尹誤會學生了,學生並非方才的那些人。今日隻是前來一觀,方才主考的一番話振聾發聵,學生這才忍不住上前。”一番解釋之下,郭稹這才認出,眼前的這個年輕人正是龐籍的弟子,前些日子帶著一幹禁軍丈量京城周圍地勢的蕭和。

於是,一番唏噓之下,眾人早已七手八腳的將聶冠卿送到了太醫署之中。蕭和由於身份,自是無法進入宮中,隻好轉身返回龐府。與此同時,皇帝趙禎也早已聞訊,匆忙趕到了太醫署。

“聶卿!你覺得如何了?”太醫署中,剛剛恍然大悟的趙禎一臉關切的問道。直到現在,他方才明白那一日為何聶冠卿對於抑製西昆文體會有如此激動的態度。原來,眼前這個奄奄一息的老臣,早已經豁出了一切。

曆史上聶冠卿擔任會試主考官事在慶曆二年。這裏情節需要,讓這一科提前一年開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