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都怪諸葛亮!(2 / 2)

這時全班同學都口張很大,甚至可以放進一枚雞蛋。連周老師也又例外,表示饒有興趣,想聽聽自己還得意門生會作何讓人意外的解讀?

“應該蜀國的敗亡,劉阿鬥樂下思蜀,都是諸葛亮所賜。嗯,都怪諸葛亮!正因為他什麼事都管,什麼事都親自做。導致蜀國人才斷層,不放權,不煆練,人才何以成長?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不放權,任何人也不可能獨擋一麵。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這是實情。馬謖失街亭呢?這就是紙上談兵,不曾實踐的結果。也是諸葛孔明每事親躬的後果。

這樣也能理解孔明為何揮淚斬馬謖了。這是悔恨的淚呀,可是不殺不足以定三軍之心。諸葛亮內政是丞相之才,這點毋容置疑。不過行軍打仗統帥三軍就萬萬不如他的老冤家司馬大。

君又見,諸葛一死,薑維獨木難支。匆匆九伐中原,連自己也死於軍中。蜀國迅速敗亡,比江邊的吳國更快。

所以一個人太能幹了也不行。上至一個國家,下到一個團隊。就拿我們三乙班來,老師全幹了,班幹部全幹了。我們同學們什麼都不做,更不去思考。你們會出人才麼?”

“都怪諸葛亮!”全班人異口同聲地。唬得這本就不大的梘中學都一愣一愣的。

“諸葛亮都死多久啦?關他老人家什麼事?”三乙班外不明真像的人們都在嘀咕。

李汝聖的聲音在繼續回蕩著:“名成八陣圖,功蓋三分國。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武侯祠裏這首詩,已概述了一代蜀相諸葛亮的生平功績。我無意翻案,更不想抹煞老人家勞累的一生。隻是淺談了下個人看法。”

“對於三國,我個人有許多話想。礙於課堂,就不再多講。對啦,考試時同學們必須答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謝謝!”

李汝聖回答完畢,在周老師示意下從容坐下。肯定沒有調皮鬼乘機抽掉下麵的木凳子。這時三乙班又響起了比前幾次更熱烈的雷鳴掌聲。久久不曾平息。

更有難以平息的是某穿越人士的內心。有千萬種風情,更與何人?

周老師雙手平展虛壓,掌聲才逐漸稀落下來。

“讀書不求甚解,不如不讀。盡信書不如無書。讀萬卷書行萬裏路。今李汝聖同學為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嗯,講得很生動精彩。雖然有點過度解讀延伸了。不過值得學習和提倡。”

“關於漢未三國的曆史,國人被《三國演義》帶歪了。演義是經過藝術加工的,不足用來當曆史。同學們知道就可以,有機會去讀讀正史。也許會明白更多。”

這時“鐺鐺叮叮”的下課鈴響了。梘中學頓時成了孩子們歡樂的海洋。課間十分鍾之內,誰也別想話能聽清。除非高聲呼喊。

不過老師們的這句“下課!”,熊孩子們斷斷不會漏聽。周老師沒再講解什麼,捧著課本和粉筆下課了。

周老師走時瞄了李汝聖一眼,懷著幾分異樣的心情回辦公室去了。

李汝聖一無所覺,又進入走神狀態中。教室裏亂哄哄的一片。

課間十分鍾多麼寶貴,能不盡量歡樂折騰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