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自冷戰以後,半島周邊大國都在加緊調整對半島南北雙方的政策,但各方利益不同,在本地區的作用與影響也大不一樣。俄羅斯由於國內困難,對半島事務的影響力有限,且俄急於與韓發展關係獲取經濟實利,一度疏忽朝鮮,更削弱了其影響力。美日對半島極為重視,但都想通過對半島的主導和控製來牽製、遏製其它大國,借以實現自己的戰略意圖。因此,美日對半島的政策不僅為朝戒備或抵製,有時也引起韓國的不滿,甚至可能引發本地區各國間的猜疑和緊張。與其它大國相比,中國為給本國經濟建設創造一個有利環境,極其注重周邊安定,把發展與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關係作為對外政策的基本目標,在雙邊關係中強調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而不針對第三國以謀求私利。現階段的中朝關係也正是在這種基礎上得到繼續發展的,故它對中朝兩國和東亞地區乃至世界隻能是一股和平力量。中朝友好,就意味著中朝邊境的穩定,同時也意味著能夠對可能影響半島穩定的因素加以牽製。因此,中朝在政治上繼續發展傳統的友好關係,有利於本地區的力量平衡,也極大地有利於半島的穩定與和平。
(二)有利於兩國的經濟發展及地區經濟開發與合作。80年代以來,國際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發展經濟、加強經濟合作已成為各國增強實力、開展外交的主要內容。東北亞各國為了發展經濟,也都要求發展貿易,開展經濟合作和科技文化交流。本地區的中、朝、韓、日、俄等在自然資源、資金、技術、產品和勞動力等方麵各有優勢,存在很強的互補性,如果合作開發,可以取長補短,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獲得最佳效益,促進本地區的共同繁榮。同時,東北亞在近代曆史上一直是世界政治的熱點,冷戰後依然是大國矛盾的交彙點。通過經貿來往合作開發,可以增進互相了解、互相影響,逐步取得多方麵的共識,達到化幹戈為玉帛的目的。因而也有利於地區的共同繁榮穩定。目前看來,亞洲地區的6個合作開發經濟區中,位於東北亞的圖們江開發區是最具吸引力、進展最活躍的國際合作項目,這個由中、俄、朝、韓、日、蒙六國共同開發的項目,各方都因其地緣特點或經濟結構特點而有利可圖。例如俄、蒙可通過圖們江地區的開發,帶動大海參崴和蒙古東部地區的開發與建設;日韓可利用這個機會使其資金、技術、產品打入中國東北部以及俄朝相關地區等。而在這個開發過程中,中朝兩國由於毗鄰圖們江,不論是直接收益還是其參與度對全局的影響都是最大的。通過圖們江地區開發,中國可以直接實現圖們江通海航行和間接利用鐵路、公路,進一步擴大開放,促進東北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朝鮮則可以借此帶動羅津、清津等港口的開發和建設,促進羅津、先鋒自由經濟貿易區的運營,進而推動與影響其它地區的發展。要實現這些目標,首先有賴於中朝兩國在開發利用羅津、先鋒、清津諸港與開發利用圖們江的關係,朝鮮半島與中國鐵路、公路間的銜接與聯運,圖們江中朝河段水體汙染治理等問題上進行磋商與協調。另處,朝鮮半島的形勢也會直接影響朝鮮對整個項目的參與度及羅津、先鋒的開放度。國際社會特別是開發區有關國家對此非常關注。顯然,中朝的雙邊關係對上述問題的順利解決是能起到決定性作用的。
1996年3月,中、俄、朝、韓、蒙五國代表又簽署了《關於建立圖們江經濟開發及東北亞開發協商委員會的決定》等三項協定。這標誌著圖們江地區國際合作已由研究論證階段轉人以投資、貿易為主的實施階段。相信中朝兩國如能在鞏固和發展傳統友好關係的同時加強對圖們江開發的協調與合作,不僅會有益於兩國的經濟建設,而且將大大促進東北亞地區的經濟發展與共同繁榮,為本地區各國間加深了解和取得共識,以及朝鮮半島的最終統一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