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亞太經濟合作的格局是小區域、次區域、泛區域多種層次的合作並存並進,各具特色。形象地說,是大圈套小圈的格局。泛區域合作以APEC為政府間的合作機構,雖然在茂物會議通過了關於2020年亞太自由貿易協議(APFTA),但是在實現自由化的模式上存在嚴重分歧。盡管如此,APEC的發展仍將具有下列特點:
第一,鬆散開放性。鑒於APEC各成員國之間社會製度不同,經濟差距比較懸殊,APEC隻適宜發展成為一個鬆散的經濟聯合體;其目標是經濟自由化,不僅要向其成員國開放,也要向區域外的國家和地區敞開大門。
第二,漸進靈活性。由於APEC各成員既不同於EC,也不同於NAFTA,所以亞太經濟合作的機製化、投資與貿易自由化隻能循序漸進;由於本地區存在多種自由貿易協定和經濟一體化合作的格局,因而提倡靈活的自由化方針,適時引導各成員向自由化目標逼近。
第三,逐步機製化。APEC應通過自身的逐步機製化,使最終形成的亞太自由貿易協議具有一定的約束力,以彌補因不能建立製度性經濟圈所造成的缺陷。
(五)亞太經濟合作需要克服的難點多。一般成功的區域經
濟合作都是同質文明,而亞太則在文明方麵展示出千差百別,因而合作所要克服的難點多,操作難度大。
1.經濟合作的地域是前所未有的廣大,是其他合作體係所無法比擬的。囊括了32個國家和31億人口,而APEC隻有21個成員,襟東亞而帶北美。
2.複雜多元的文化背景。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並存,有儒家文化、佛教文化、伊斯蘭文化、基督教、天主教文化。多元文化派生出多種語言與價值觀念體係,使跨民族疆界的合作存在許多天然障礙。
3.社會政治、經濟製度不同。在亞太,有社會主義國家,資本主義國家;有實行計劃經濟體製的國家,有實行市場經濟的國家;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有發展中資本主義國家。要將不同社會政治、經濟製度的國家與地區糅合在一個區域合作體係內,其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4.多層次的經濟科技發展水平。有世界經濟大國,一般發達國家;有新興工業化國家(地區),正在崛起的發展中國家和貧困的發展中國家。由於在經濟實力、發展規模、科技水平等方麵存在巨大差異,所以在謀求區域經濟合作的過程中,必定會在政策協調、利益分配上碰到不少矛盾。
5.潛在的政局不穩定因素多。首先是冷戰遺留的問題,如中美之間的台灣問題、南北朝鮮統一問題,還有某些大國的冷戰思維引發的冷戰式的做法,這些均容易引起亞太局勢的緊張,從而製約其經濟合作。其次是島嶼爭端仍然存在,如北方四島問題、獨島問題、釣魚島問題等。這些島嶼之爭都是潛在的熱點問題,各有關國家如何處理而不引發動蕩,是值得關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