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由於美俄國內各種政治勢力、兩國政治體製及曆史文化傳統存在著一定差異,在雙方國家利益發生衝突的情況下,美俄都企望爭取主動,撈到政治資本,因而其對外政策進一步走向務實。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麵:一是根據各自內外形勢的變化和情況進行政策調整;二是針對分歧增多和尖銳化,雙方從自身根本利益和共同需要著眼,注意控製分寸,或相互妥協,或使之緩解。在美國方麵,克林頓政府始終強調美對俄政治經濟轉軌的支持和援助具有重要戰略意義,並一貫把對俄政策置於美對外政策的優先地位。同時它也針對俄形勢的複雜化和不確定性,承認原來對俄估計不足,並做出適當調整,在對前蘇聯各國的援助上更注意保持平衡。就俄羅斯的對美政策而言,俄羅斯在美強俄弱的總形勢下采取養精蓄銳的總方針,在國內更加注重整頓自身,對周邊國家首先是加強獨聯體的一體化,以增強自身在國際社會的份量,增強自身的獨立以及與美國抗衡的能力。同時,俄還大力加強麵向東西方的全方位外交,以麵向美國和西方為主,同時又大力拓展在歐亞的國際空間,力爭恢複它在國際上的大國地位,重振昔日雄風。當然,要實現這一目標確實困難重重,非近期內能夠奏效。
三、製約美俄關係發展的幾種因素
冷戰結束後,盡管東西方已拆去意識形態的籬笆,但“解凍的大氣”並沒有徹底消除以前美蘇兩國建立起來的“敵人形象”。現在雖然“敵人的形象”不典型了,兩種製度的對峙也不複存在,但完全不同的曆史經驗還將長期反映在兩國關係上。兩國間幾代人的交惡積怨甚深,要徹底消除思想、理念、價值觀的差異和彼此的不信任非一朝一夕能成。
不少美國人認為,克裏姆林宮的內心是專橫的,俄國是個傳統的擴張主義國家。因此,美國不應過分強調同俄羅斯在各方麵的共同利益,而始終應把它看作是一個潛在的對手加以遏製。在俄羅斯而言,俄對美一直存有戒心。冷戰後,俄曾奉行西傾親美政策,但美國及西方的承諾多是口惠而無實,而且這些承諾的援助還要附加種種條件加以限製,俄羅斯被迫在國際上淪為“二流國家”,對西方的巨大讓步嚴重損害了俄國的利益和尊嚴。因此俄國內反西方特別是反美情緒再度卷土重來。
其次,冷戰結束後,歐洲出現了新的地緣政治結構,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在北約東擴問題上決心已定,一意孤行。美稱在北約東擴問題上,俄羅斯沒有否決權。北約於1995年9月舉行的理事會決定吸收東歐和中歐前社會主義國家加入,同時,不顧俄國的反對而加緊在中東歐地區的滲透。在美國的堅持和努力下,北約在原蘇聯勢力範圍內的軍事存在已經成為事實。這無疑引起俄國內強烈的反響,俄對此針鋒相對,認為北約是冷戰的產物,北約東擴對俄國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北約東擴說到底是把一個美國領導下的西方防禦聯盟擴大到俄國的邊界,被認為是“遏製俄國政策的繼續”。兩國在該問題上嚴重的政策對立使兩國關係下降到俄獨立以來的最低點,然而不可避免的是,兩國圍繞北約東進計劃的外交鬥爭還將繼續進行下去。
第三,大俄羅斯主義是根深蒂固的,近年來強烈的民族主義情緒追求一個強大的俄羅斯複蘇,這對俄的外交政策產生了很大影響。俄國內撲朔迷離的政治局勢及經濟、社會危機令美國及西方捉摸不定,而且美對俄曆史上的“帝國擴張史”記憶猶新。從美國來說,確實存在著一股強調對俄國持高度警:陽和防範的力量,其主要論點一是認為俄國走向“西方式民主”還遠未確定;二是認定沙皇俄國和前蘇聯一共幾百年的帝國擴張曆史所帶來的版圖的急劇擴大給俄羅斯民族注入了一劑興奮劑,使俄國的擴張本性難移。
在俄國,這種對立的民族情緒就更為普遍和深刻。主要表現為對所謂的“西方援助”的失望、不滿和憤慨的心態以及對前蘇聯作為超級大國之一的懷舊情緒。這種心態在雙方麵臨一些重大而尖銳的分歧時文演變為一種較為激烈的反美和反西方的情緒。俄的報刊公開聲稱俄在任何時候也不會讚成在世界舞台上起“小兄弟”的作用。俄軍總參謀部甚至草擬建議:在北約實際東擴的情況下,俄核導彈將重新瞄準捷克和波蘭。這種強烈的情緒貫穿於俄國領導階層的言論及政策當中。而且俄國本身的實力也不容忽視:不僅繼承了前蘇聯遺留下來的龐大遺產(巨大的核軍備和常規軍備,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所握有的否決權,雄厚的科技、資源和工業潛力),而且在國際關係的實踐中也積累了許多經驗,這在與美國今後的關係中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四、結語
冷戰後的美俄關係尚處在進一步的調整之中,展望未來,美俄關係今後的發展趨勢同以下一些基本情況密不可分。
(一)美強俄弱的兩國關係格局在近期不會改變。美國在西方世界的實際領導作用以及其在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力決定了它仍為目前唯一的超級大國,這是俄羅斯所望塵莫及的。這種格局決定了在今後的美俄關係中美國仍將占居主導和支配地位,而俄羅斯為了其長期的戰略利益則會繼續采取與西方接近發展的政策策略。
(二)美俄之間在涉及國家利益上的矛盾和分歧在今後相當長的時期內仍會存在並表現出來(如北約東擴問題等),有時甚至可能表現得相當尖銳。
(三)美俄之間存在著共同的利益和相互需要,因而它們的合作仍將發展,並且會愈益密切,這是其發展的趨勢,而且是美俄關係中占主導地位的因素。
當然,在美俄關係今後的發展中也存在著一些不可預測的因素。這主要表現在兩國國內政局的變化對兩國關係的影響。在美國方麵而言,克林頓政府的對俄政策實際上已與共和黨沒有原則的分歧,兩黨對俄基本政策框架大體一致。因而美國內政局變動對美的對俄政策之影響要相對小些。而俄羅斯政局變動較大,並時常處於深刻的危機之中,俄國內形勢的變動很可能使其對美政策發生逆轉,這為美俄關係的發展注人了不確定和複雜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