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俄羅斯的亞太戰略(2 / 3)

3.美國堅持北約東擴方針,使俄羅斯安全環境大為惡化。北約東擴是西方國家消化冷戰勝利果實,擴大勢力範圍,防止俄羅斯再起的重要舉措。但這種做法危害了俄羅斯的安全,使俄羅斯失去了東歐的安全屏障。

預計今後美國仍是俄羅斯外交的首要對象,但兩國之間的矛盾將逐漸增多,競爭與合作將是俄美關係的基本走勢。

俄羅斯一向比較重視與日本的關係,這是因為俄要振興經濟,推進經濟改革和開放遠東地區,需要日本的資金和技術。近年來,俄羅斯已采取了不少措施,改善與日關係。1993年葉利總統訪問日本,雙方發表了《東京宣言》和《經濟宣言》,俄承認蘇聯時期與日本簽定的各種協議仍有效。俄還減少了在北方四島的駐軍。日前首相羽田孜於1994年訪俄時也表示,日本方麵不再堅持“政經不分”原則,支持俄羅斯的經濟改革,並允諾擴大雙方之間的經濟合作。1995年3月俄外長訪日,雙方討論了雙邊關係和有關的國際問題。1996年3月池田外相訪俄,雙方重申遵守1993年《東京宣言》。1997年日俄舉行了首腦會議,簽訂了《橋本—葉利欽計劃》,雙方商定到2000年之前,解決領土問題,從而使長期製約兩國關係發展的最大障礙的解決有了曙光。為兩國關係發展奠定了基礎。

對朝鮮半島的外交。俄韓建交後,俄曾一度采取對韓“一邊倒”的外交政策。1992年11月,葉利欽訪問韓國時,雙方簽署了《俄韓關係原則》以及有關貿易、投資、科技、漁業、航空等一係列協議,1994年金泳三訪俄,雙方發表了聯合聲明。雙方還於1992年和1995年先後簽訂了《俄韓軍事交流備忘錄》和《軍事秘密協定》。1996年11月,兩國國防部長在莫斯科會晤,簽署了《俄韓軍事合作備忘錄》。

近年,俄羅斯設法修補冷淡了的俄朝關係,如1994年,俄總統特使訪問了朝鮮。

俄同越南關係也開始逐步修複,1994年6月邀請越總理訪俄,並簽署了《俄越友好關係基礎條約》。1995年7月俄外長訪越,雙方討論了政治、經濟、軍事等問題。俄對越外交目標是恢複和保持前蘇聯時期取得的成就。

俄還同東盟國家加強了關係,“已把東盟當成俄羅斯武器的潛在主顧”。

(二)對亞太地區的經濟外交,包括雙邊和多邊兩個方麵。

俄認為,冷戰後的形勢“有助於擴大多邊和雙邊合作的範圍”,而且“正在開辟對俄羅斯有利的、多數亞太國家在雙邊及多邊原則基礎上進行經貿合作的前景。”

在雙邊方麵,俄極為重視與中國的經濟合作。1994年葉利欽總統在與江澤民主席會晤時明確指出:“俄羅斯與中國構成一個互補的自然地理、資源、經濟和人文區域,‘兩國的’地理位置和傳統友誼要求雙方建立起高效的互利合作關係對俄的這一經濟合作姿態,中國做出了積極的回應,江澤民主席當即表示:“雙方進一步合作的潛力是巨大的,要進一步使兩國的經貿合作適應相互間的睦鄰友好關係”。在這一思想指導下,中俄經濟交往日益密切,1994和1995年雙方簽定了《中俄海關合作協定》、《中俄經貿合作協定》、《中俄機械工業建立和發展合作關係協議》等一係列協定,1996年12月李鵬總理訪俄時又簽署了科學技術和軍事技術合作的協議,討論了在動力、機械製造、民航、宇航、交通等方麵的合作項目,成立中俄科技、能源和運輸合作委員會負責這方麵工作。經濟合作也同樣反映在兩國貿易的擴大上。俄獨立後,中俄貿易迅速發展,1993年達76.8億美元,1996年為75億美元。雙方決定在本世紀末把貿易額提高到200億美元。目前中國是俄羅斯第三大貿易夥伴,僅次於德國和美國,中俄貿易在俄羅斯的貿易總額中占4.7%,俄羅斯是中國的第七大貿易夥伴,雙邊貿易額占中國貿易總額的2.6%。

與此同時,俄羅斯還加強了與日本、韓國、東盟的經貿關係,俄韓貿易1995年達26.7億美元,到2000年將達到60—70億美元。1995年3月,日俄經濟合作委員會舉行了首次會議,11月15日,俄外長訪日,日允諾5億美元貸款,日進出口銀行還向俄羅斯的西伯利亞提供了4億美元貸款。

在多邊關係方麵,俄羅斯努力“尋求亞太地區經濟一體化的途徑和形式”,爭取在亞太經濟合作中占有一席之地。目前,俄已是太平洋經濟理事會、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的成員。1995年7月,俄外長在俄駐亞太各國大使會議上明確宣布,俄將全麵參與亞太地區的一體化進程,並力求參加亞太地區的多邊機構,尤其是亞太經合組織。1995年3月,俄正式遞交了要求加入亞太經合組織的申請書,並表示願意“使自己的對外經濟政策和立法適應亞太經合組織成員所遵循的總方針並與之協調”,因為參與亞太經合組織,將“把俄羅斯引入它不久前幾乎沒有接觸的亞太地區經濟生活領域:投資活動、生產合作及為市場經濟培養幹部等等”,而且“俄的工業能力和科技潛力”也可為解決地區性問題“帶來許多有益的東西”。

在多邊經濟合作方麵,俄羅斯最熱心且最具成效的是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其目的是在遠東地區建立現代化的基礎設施,以開發遠東地區。1991年俄就提出了建立大海參崴自由經濟區的構想,1995年5月圖們江開發項目管理委員會在北京召開了第5次會議,會上中、俄、朝簽署了《關於建立圖們江地區開發協調委員會的協定》。同年12月,中、朝、俄、韓、蒙五國又正式簽署了《關於建立東北亞和圖們江開發協調委員會的協定》和《關於東北亞和圖們江經濟開發區環境準則諒解備忘錄》。目前,東北亞區域合作正在實施中,到1995年6月份為止,外國企業在圖們江地區投資880項,計4.6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