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結束後的一段時間裏,俄羅斯奉行的是親西方的政策,忽視了與東方國家之間的關係,但這種政策並未實現其預定的目標。近幾年,俄羅斯對其外交政策進行了係列調整,亞太地區在俄外交中的地位不斷上升,對亞太的政策巳成為俄對外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俄羅斯亞太政策的淵源
1985年戈爾巴喬夫上台之前,國際形勢處於美蘇冷戰狀態。這時期,蘇聯的戰略重心在歐洲,無論在經濟、政治,還是在軍事上,亞太地區都是居第二位的。此時,它與該地區絕大多數國家關係緊張,戈爾巴喬夫入主克裏姆林宮後,蘇聯調整了它的亞太政策,即由過去忽視亞洲和太平洋地區轉而重視這一地區,它強調亞洲在蘇聯的對外政策中具有“頭等重要意義”。亞太地區是其對外政策的“一個中心問題”。在戈氏幾乎所有涉及國際問題的講話中,都要大談亞太問題。他一反曆任蘇聯領導人重歐輕亞的做法,上任後就派高級官員或親自出訪亞太國家,謀求與中、日、韓等亞太主要國家關係的正常化。幾經努力,蘇聯獲準正式參加聯合國亞洲太平洋地區經社委員會活動外,還得以觀察員的身份出席同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和亞洲開發銀行的例會等,在較短的時間內就基本形成了新的主題鮮明的亞太戰略。其主要要點是:(1)承認世界經濟重心東移的大趨勢和亞太地區在世界政治經濟中的重要戰略地位;(2)強調蘇美都是太平洋地區國家。主張美蘇合作在亞太地區共同建立新的公正關係;(3)在亞太地區實行軍事上的收縮政策和政治、經濟、外交上的“擴張”政策;(4)突出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東向開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等等。由於蘇聯新的亞太戰略的出台,使得東北亞國際經濟合作成為可能,加上其它一些因素,使得其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在理論和實踐上成為東北亞國際經濟合作的熱點。
前蘇聯亞太政策的製定及實施在當時緩和地區緊張局麵和改善國際關係方麵起過作用,它直接影響到俄羅斯的東向政策,為俄羅斯提供了借鑒和指導,在實踐上為俄羅斯與這一地區的外交開辟了道路,它是前蘇聯留給俄羅斯的外交遺產,是俄羅斯新的亞太戰略的淵源。然而,俄羅斯畢竟不同於前蘇聯,獨立以來它麵臨著新的一係列複雜的國際國內環境。新的局勢要求新的行動綱領。戈爾巴喬夫在遠東和克拉斯諾雅爾斯克的創意已經過時,俄羅斯審時度勢製定新的亞太政策已成為必然。
二、冷戰後俄羅斯亞太政策的內容
俄羅斯亞太政策是俄外交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1993年11月,由俄總統顧問、著名國際問題學者、最高蘇維埃代表、外交官等組成的俄外交部對外政策委員會製定了《俄羅斯對外政策構想》,完整地提出了俄羅斯對外政策的目標、方針和任務,其中亞太政策有了明顯變化,其出發點是維護俄羅斯的民族利益,體現俄羅斯的歐亞大國地位,保持東西方政策的相對平衡,推行對外經濟活動的多樣化方針、重視地緣政治對俄羅斯安全和獨聯體局勢的影響。亦即俄羅斯一改其獨立之初的“一邊倒”的親西方政策,而加強了東方政策的力度。俄總統葉利欽宣稱,俄羅斯奉行“雙頭鷹”外交,“既要奉行西方政策,也要奉行東方政策”,俄外交部亞洲司一官員稱:“俄國鷹有兩個頭,向西和東的眼睛是同樣敏銳的。”
俄羅斯亞太政策的主要內容有:
(一)對亞太各國的政治外交。
首先是對中國的外交。1992年12月葉利欽總統訪華後,兩國關係進入了新的曆史進期,雙方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領域中均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1992年底雙方簽署了《聯合聲明》,1994年9月江澤民主席訪俄,兩國簽署了《中俄聯合聲明》、《核武器互不瞄準對方的聲明》和《中俄西段國界協定》三個重要文件,從而為雙方關係長期穩定的發展奠定了基礎。1996年俄中雙方宣布建立“戰略夥伴關係”,使俄中關係達到了新水平,到目前為止,俄中兩國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建立了一係列良好的合作機製,主要有最高領導人對話機製;睦鄰友好的安全機製;經濟科技合作機製和就國際問題互相磋商機製。這些合作機製有助於兩國的長期友好、互利合作以及維護亞太的安全與穩定。1997年葉利欽再次訪華,雙方領導人充分肯定了近幾年來中俄關係發展的積極意義,並最終解決了中俄東段邊界問題,這為兩國發展和平、穩定關係起了推動作用。
與美關係一直是俄外交政策的重點。蘇聯解體時,俄羅斯奉行的是親西方的政策,雙方親熱了一陣子,1994年1月兩國總統發表了《莫斯科宣言》,宣稱:“俄美關係已進人了成熟的戰略夥伴關係的新階段。”但隨著近年來雙方在北約東擴、解決前南危機以及美對俄援助等問題上的矛盾日益尖銳,雙方關係幾經變化,經曆了一個“緊密——疏遠——抗衡”的過程,究其原因主要是:
1.任何一個國家的外交政策都是以本民族和本國利益至上的,俄羅斯與西方“共同的民主價值觀”不能排除在基本國家利益和繁榮富強長遠戰略目標上的不同。實際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大國的經援和對“民主派”的支持是為了削弱俄羅斯,而並非造就一個強大的俄羅斯,這與俄羅斯重振雄風的外交政策是相矛盾的。
2.美國挑撥獨聯體國家與俄羅斯的關係,嚴重損害了俄羅斯利益,遭到俄的反對。冷戰後,俄羅斯一直視獨聯體為其勢力範圍。為了防止俄羅斯在獨聯體內部發揮主導作用以危害美國利益,美國采取了分化獨聯體國家的手法,有:挑撥烏克蘭與俄羅斯關係,使二者難以實現政治經濟一體化;在中亞五國及高加索地區進行政治、經濟滲透;阻撓白俄羅斯與俄羅斯的一體化進程。這些做法嚴重損害了俄羅斯利益,受到俄國內各種政治勢力的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