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中有炕,三麵臨牆,炕體寬大結實。在被中酣睡,那熱氣透過褥子暖著你的脊背和臀部,四肢自由自在地伸展著,十分解乏。任憑寒風裹挾著雪花在屋外狂吼著,也絲毫不會打擾好夢的。
在炕上不潮濕,不陰冷,是我們的祖先為生存而產生的一大發明。女人白天在炕上盤腿而坐,忙一些活計,針頭線腦隨意地放在身邊,用時很是順手;男人晚飯時在炕上方桌一放,燙一壺酒,就著家常菜喝個痛快。還是在火炕上,男人和女人相親相愛,繁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有這樣一個故事,絕對真實。說的是生產隊還沒解散的時候,工作隊因某事要批鬥某某某,要求社員們人人發言。可社員們認為本鄉本土的,低頭不見抬頭見,誰也不願意抻這個頭兒。工作隊的人就將社員們請到生產隊隊部的火炕上開動員會,反複講階級鬥爭的大道理。但社員們裝聾作啞,一個勁兒地悶頭抽煙。工作隊的人急了,宣布:“什麼時候大夥發完言,什麼時候再散會,一定要提高認識。想動窩兒的必須發言,不然,誰也甭走。”工作隊的人暗地裏吩咐燒炕,將炕燒得賊熱。有個人實在坐不住了,剛一欠屁股,工作隊的人馬上發話了:“看,某某某的覺悟就是高,他站起來發言了。”這個人沒辦法,隻好東拉西扯地瞎湊和幾句。別的人也挺不住了,一個接一個地都發了言。結果,這個工作隊受到了上級的表揚。這個點子體現出中國農民式的聰慧和狡黠,真讓人忍俊不禁,不過再一回味,又品出諸多苦澀。
其實,北方許許多多的故事都與炕有關。
現在的家庭有床的很多,但一入冬季,大多閑著不用,而炕就格外具有誘惑力了。
如今家中來客,主人照例讓客人睡在炕頭,以示尊敬;新娘子出嫁時仍保留著在炕上坐福的習俗等等,但炕在一些青年人的眼裏漸漸地成了土氣的象征。建新房時,為使房間的格局時髦化,寧肯舍棄陽光充足的南炕不搭,而搭成腰炕或北炕,連是否有利於身體健康也不太考慮了。
也許在北方有一天床普遍取代了炕,這沒什麼不好的。我想說的是現實中一些人有以北方的民俗和方言為恥,而以南方化或洋化為榮的傾向,這實際上是一種自卑心理在作怪。我們迫切需要的是建立北方的精神,在經濟上打下堅實的基礎。說不定到那時國人都以北方化為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