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在一些農戶的牆上看到這樣的一幅畫:財神一副白淨麵皮,五縷胡須恰到好處地分布在嘴巴周圍。冠上寶石耀眼,衣上繡龍傳神,手執一柄綠如意。財神旁邊的童子吃力地抱著聚寶盆,盆裏裝滿了黃燦燦的金元寶。也許是為了迎合百姓的心理吧,財神也帶來了一捆捆的人民幣,甚至還有美元、英鎊呢,似乎國際金融機構全歸他老人家管轄。不過,我尚未聽說他任哪一個國家的銀行行長,甚至連顧問也不是。那麼,為什麼百姓對他有一種割舍不了的情結呢?
答案隻是百姓們窮怕了,他們的富裕夢還沒有實現。
遠的不提,北方的百姓在本世紀就飽受磨難。在兵荒馬亂的歲月,這塊土地上的當政者更替頻繁。他們強製發行自己的紙幣,瘋狂地掠奪民財,根本保證不了自己發行的票子的信譽。善良的百姓把自己的血汗換成了這些票子,攢起來壓在箱底。當他們準備蓋房子娶媳婦時,拿出來才發現這些票子已成了一堆廢紙,因為世上又由另一些人發行了另一種票子了。結果,有許多人為此含恨死去。還有許多人隻好把這些花花綠綠的票子當作糊牆紙裝飾房間了。我們可以想象得到那是一種什麼樣的悲憤而無助的心情,那牆上貼的是圖案精美的眼淚,是色彩鮮豔的控訴!
更多的時候,百姓手中那從牙齒縫裏省下來的票子,變魔法似地在手中減少,雖然還是那麼大的麵額,還是那麼厚的一疊,卻瘋狂地貶值了。他們睜著茫然的雙眼,卻終不明白是誰施的魔法。
在百姓餓著肚子跳忠字舞純潔精神的荒唐日子裏不敢富;在百姓百姓確認可以富了的日子裏卻缺乏辦法富。他們不顧勞累,不怕肮髒,甚至連身體會受到汙染損害的工作也受到青睞;他們還有許多人是文盲或半文盲,終年勞作仍換不回應有的回報。
崇拜財神,是普通百姓割舍不了的情結。能領著百姓美夢能真的人,曆史將鄭重地記載上他的英名和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