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一個小老頭,或六七十歲,甚至八九十歲,上樓梯都杠杠的,十來層的樓梯步走上去,腿不酸,腰不疼,氣不喘,相反,換一個年輕人來,好不容易走到上麵,累得像頭死豬一樣。
是年輕人身體素質比老年人更差嗎?
簡單層麵可以這麼說,但稍內裏的層麵,年輕人就比老年人優越太多太多了。
還是上麵的例子,把那年輕人拖過來強製拉練幾天,然後再讓他上樓梯,別說十層了,就是五十層、一百層,都可以杠杠的。
然而老年人就不行了。
這就是兩者的差距!
簡單來說,年輕人因為身體的底子很優厚,所以不太容易注意身體,就如人不得上一次重感冒,不發燒然後頭暈目眩天旋地轉一次,就不會知道平常的正常狀態有多麼美好一樣。
再加上年輕人務於學業、工作、家庭等等,身勞心累,氣血易衰,所以身體健康的下限比較低。
如40/80。
40是即時狀態,而80是上限。
老年人呢?一來知道身體的重要,身體會用種種負麵的反饋,讓他們知道重要,二來,晚年生活稍微安穩平和一點的,都因事務的精簡,然後在“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的狀態下,反而進入身體的“夕陽紅”階段。
如50/60。
他們的即時狀態,是可能比年輕人好的,但沒辦法,上限低啊。
章老先生,陳老先生,兩位老人,雖然一是武宗一是醫宗,皆擅攝養之道,但終究是如同章老先生自己以前說過的那話,“人力有時而窮”。
能做到讓氣血不太衰,已經是他們的極致了。
但是其髒腑……
還是不可避免地慢慢“老化”,而其骨骼,也在“禍患常積於忽微”的情況下,在日久天長中,一點點地走向僵化。
也許以往,他們自我感覺還算良好。
但許廣陵現在的目光,嗯,不用判斷,不用推測,就是一眼看過去,直接就可以得出結論了。
由以前的人體健康指數,到現在的總指數、分指數。
氣血一項,多少分。
髒腑一項,多少分。
骨骼一項,多少分。
如此等等。
已經可以直接看出來了。
然後他就在觀察著兩位老人身體的變化,嗯,兩個很好的樣本。
氣血充足,是最先表現於體表的,而後,才會一點一點向內深入,這同樣也是修持中的一種礙難,那就是“積蓄”。
就如一個窮光蛋,忽然有錢了。
一些表麵上的改變,是會很大的。
不去五塊錢的理發部了,要去五十一百的。
不穿五塊五十塊錢的衣服鞋子了,要穿五百一千一萬的。
不吃五塊十塊錢的盒飯了,去下館子,要去酒店,一頓至少一百起步的!
如此等等。
所謂錢來如水,錢去如風。
這也是因偶然手段而突然暴富的人,很難收斂財富的原因,那突然而來的財富,要不了多久,就也會“突然”而空。
雖然,並不是很突然。
是他不知道省著用麼?
是他不知道開源節流、坐吃山空等等什麼的道理麼?
不。
他都知道。
僅僅隻是做不到而已。
在身體的進益上,也是這樣的。
如果一個人身體指數的上限是80,如果這個指數下降到50以下,他稍微鍛煉身體,這個指數就很容易升上來了。
升到50是極容易的。
升到60比較容易。
升到70,那就比較難了,需要有不少的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