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爆發(1 / 2)

盡管神宗對此次風波早有預料,但也不會想到形勢發展的如此之快。

汴京城東京國子監內,監生們此刻正為城中流傳的消息議論紛紛。大宋,以國子監總轄國子學、太學、四門學,更加突出了國子監的教育管理功能。

整個宋朝,士大夫與君主共治天下。在宋人的政治言說中,“共治”、“共理”之說並不鮮見,如文彥博就曾對宋神宗說:君主當“與士大夫共治天下”!

其實“共治”一說,《漢書》也出現過,漢宣帝說,“與我共治者,唯良二千石(郡守)。”唐朝時,太宗皇帝也曾對群臣說:“朕與公輩共理天下。”不過,漢唐皇帝所說的“共治”(共理),隻是將士大夫當成輔政之工具。

到了宋代,當士大夫向君主提出“共治”的訴求時,已經當仁不讓地將自己當成治理天下的主體,而不是輔政的帝王工具。

而作為士大夫們實現政治訴求的根據地,國子監一直都是重中之重,更是保守派與改革派鬥爭的焦點所在。從國子監監生的爭論中就可以看的出來,監生們對這些信息的觀點也是分為了兩派。

“你們聽說了嗎?現在整個汴京城的坊間因為最近糧價突然上漲議論紛紛。”話題由一個胖胖的監生引發,隻見這胖子相貌猥瑣,賊眉鼠腦一臉奸相。

“梁胖子,誰都知道你爹是開封四大糧商之一的梁正,這次的漲價你家的功勞也不小吧。”說話的監生麵若冠玉、劍眉星目,洗的發白的儒衫穿在他身上更為他增添了獨特的魅力。此刻,他的臉上毫不掩飾的帶著對梁胖子一家的鄙夷。

“蘇久承,你血口噴人。我開封梁氏是正經商賈世家,一直誠信從商守法經營,豈能任由你隨意汙蔑。”梁胖子看著蘇久承那張英俊帥氣的臉,恨不得上去踹兩腳。

“是非自有公斷,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蘇久承不屑的冷笑道。

“久承兄,何必與梁胖子爭辯?在小弟看來,如果沒有開封府四大糧商在其中推波助瀾,此次風波又如何會發展到現在滿城風雨的地步?”蘇久承身邊的儒雅監生揶揄的暼了一眼梁胖子,然後笑著拉著蘇久承道。

“徐兄高見。”蘇久承抬起手向儒雅監生見個禮,以示對他的認同。

“徐浩軒,你跟蘇久承兩個破落戶又能知道什麼?此次風波是由於市易法而引起的,市易法的實質就是與民爭利。要知道,此次糧價可是由都市易司的行人牙人商議決定的。”說話的是禦史劉琦之子劉岩,劉岩見自己這邊的梁胖子被蘇久承兩人說的啞口無言,開口向蘇久承等人辯駁道。

作為保守派中堅的禦史劉琦一直堅定的反對變法,作為劉琦兒子的劉岩對其父的政治主張極力讚同。在監生中堅定站在保守派隊列中的都是以士族商人子弟為主,這些人都已劉岩等三品以上官員之子為主心骨。

劉琦話音剛落,周圍的一幫監生就開始迎合著。

“朝廷實行新法是為了與民爭利…”,

“新法是暴政、是朝廷斂財之法”

“新法不顧百姓死活”

……

那場麵叫一個群情激憤。絕大多數監生都出聲應和著,隻有少數幾個如蘇久承徐浩軒一般的天資聰穎又讚同變法的平民子弟平靜的看著領頭的那幾個監生表演著。

國子監的官員及博士們並沒有人出來製止這些群情激憤的學生。而這一切,都落在一旁的親事官眼中。

“我們要為百姓們討一個公道。鋤奸辟邪,以正朝綱。”

“貶斥奸臣,任用賢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