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票滿1200的加更!第四十六章:選秀(2)(2 / 2)

我不經意間將眼角的潮濕拭去了,轉首與他笑道:“您不必多說,玉兒都明白的。玉兒不會給您添麻煩……”

***

禮聘的聖旨很快就傳下來了。

禮聘與選秀不同。輔佐夏侯明的功臣們加起來隻有上百位,他們的女兒們也就隻有上百了,自然不必搜羅天下;而這些人裏頭,要挑選的憑據首先是家世,其次才是才貌。

夏侯明索性省去了殿選,直接拿著那本記名的小冊子,仔細考量之後圈了五位臣子的名字,而後命人將旨意傳到這五家裏,禮聘其女進宮。

這樣的過程,幾乎可以稱之為草草了事,那些家中女兒貌美卻沒被選上的臣子自然忿忿不平。但他們卻無法反駁——不過是選五位新妃進宮,皇上選了誰,輪得到臣子置喙麼?又不是一個都沒選,你也說不出個什麼“皇嗣為重”之類的話。

自然,更多的人因著夏侯明改選秀為禮聘而暗暗惱恨。但這些人就更不敢進諫了,皇上的理由是“戰事在即、國庫空虛”,若誰敢上來說一句半句,到時候一頂大帽子扣下來就足夠抄家了。

對於這個結果,我是樂見其成的,宮內的嬪妃們也是一樣的心思。

但我仍有一個擔心,就是我那不安分的六妹……金家是一等的大功臣,禮聘進宮也是合該的。隻是後來我修書回家才得知,六妹她鬧了幾天,但最終被我大哥和嫡母壓下來了。遂金家連名冊子都沒遞上去,便不曾參選了。

如此,這一遭的選妃大典不過幾日就結束。皇後下了懿旨,按著往昔的慣例請教引嬤嬤去各家教規矩,定下新妃在五月初一日進內。

雖然是隻選了五人,宮裏頭卻仍是波瀾乍起。無論是皇後,還是東西十二宮的嬪妃們,都目光灼灼地盯著那五位尚且在家中習規矩的新妃,宮外的消息也由或隱晦或大膽的方式不斷地傳進宮中來。

嫻貴嬪閑暇無事時,便抱了繈褓中的四皇子來瓊宮拜見我。

文婉儀與她一樣來得勤,她是個最愛笑的人,不論有意無意總是笑吟吟地,和我閑話道:“眼下這宮裏可有許多人坐不住了,恨不能把人家家裏的底細給翻個底朝天。就連鳳儀宮那邊,嬪妾瞧著,這幾日皇後娘娘的母親進宮來得勤呢……”

皇後與我們不同,威北侯夫人是能夠時常進宮的,隻是也不能多留而已。我執著一碗馥鬱濃香的杏仁茶,兀自吹著沫子,淡淡道:“皇後要栽培,自然要細細地甄選,挑出些可造之材。”

“這幾人之中,正二品江南總督慕容家的嫡小姐出身最高,容貌卻差了。國子監祭酒方家的、工部侍郎陳家的都是不出彩的……”文盈盈雖家世不高,在宮裏頭卻混得不錯,打探的手段也是有幾分的。自然,這些消息她能夠知道,我也會知道。

她絮絮地與我講道:“倒是淑惠公主之女林氏、山東巡撫之女戚氏是容貌出眾的,可不知性子怎麼樣了……”說著又笑一笑:“不過皇上是隻挑家世不挑容貌的,這兩個就算出彩,也不過爾爾了,娘娘倒是無須太擔憂。”

我聞言笑了,道:“你倒是打探地清楚。不管怎地,倒時候見了人再談吧。”

“宮裏的人已經不少了,今年雖選得少,可架不住都是高門大戶,皇上難免愛重……”嫻貴嬪坐在旁側的繡墩上,臻首微微地垂著,露出一抹雪白的頸。她說著,又抬眼看一看我:“她們進來,依著出身多半要封在嬪位甚至更高,娘娘是想收攏,或是要想旁的法子……”

嫻貴嬪到底是目光長遠,看得更透徹些。自我複起之後她總算是沒了性命之憂,但卻不得寵了。我瞧著,夏侯明在數年前對她的寵愛,無非是要忌憚司徒一族;後來司徒氏倒了給她恩典,又是為著她腹中的皇嗣;現在皇嗣產下來了,她這個人也就一點用處都沒有了,就算死了也能再給小皇子尋個妥帖的母親……

至於她那引以為傲的才情與端莊的容顏,這些竟是一點用處也無的。有才貌又如何,平庸又如何,能不能得寵可不是這些決定的……

隻是,她就算到了這一步也不曾甘心,這會兒還如李淑媛她們一般記恨著那些新妃們……

我瞧著她,麵上隻是含笑,似聽不懂她的言外之意道:“你們要知足了。皇上正當盛年,三年一度的選秀是怎麼也避不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