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中國夢,必須實施國人的精神再造(2)
——為“四個講清楚”講話發表一周年而作
為什麼需要實施
“砧木”加固工程
筆者的這一判斷,從以下幾個事實中,可以輕鬆得到印證。
第一,清中葉以來,我們中華文化的鏈條開始斷裂。加之“五四”運動反傳統,挖劣根,抵製愚昧與落後等非常正確、卻也被明顯極端化了的努力,讓我們的中華文化之根,早就被拋在了物質化的風雨之中,人們也好像準備讓它自生自滅了。這一可怕的事實造成的直接後果是,我們的文化空氣,如今已經稀薄得像在汙泥濁水一樣,輕飄得像漁民手中的殘破漁網一樣,沒有辦法滋養我們國人的靈魂了。
第二,為什麼說拋棄了文化之根,便沒有辦法滋養國人的靈魂?這其中的邏輯推理固然極其複雜,但基本的事實卻不能被否定。即,至少,我們的現行教育理念,沒有辦法從一開始,就教給我們的孩子如何做人。沒有辦法讓他們知道什麼是人性,什麼是為人之本?沒有辦法讓他們明白,為什麼要做一個誠實善良的好孩子,做個好孩子到底有什麼必要性?
由於這些基本的道德觀念,沒有辦法在他們幼小的心靈裏牢固紮根,所以,現如今,我們的孩子們,靈魂已經變得越來越空洞了;他們的心靈就像“氣根”一樣,就這樣胡亂地在空中飄蕩著,僅靠捕捉那點雜亂的、隨意播撒的水分養活自己。
敢問,這樣下去可以嗎?我們中華民族的光明前途,能寄托在這些沒有根係的靈魂之上嗎?
第三,因為沒有辦法培養出健康的靈魂,所以,我們的傳統美德,就這樣不得不遭受自生自滅的悲哀境遇。這種情況,目前社會上出現的各種各樣的道德亂象就可以作最透徹的證明。如果硬要舉例說明,那麼,您不妨看看農村。在那裏,上代人身上所具備的道德感,總是要比下一代人強那麼一點;即使是年齡相仿,但隻要輩分高那麼一級,這種美好的影子就要厚重許多倍。
這種有趣的、極不和諧的現象,這種舉目可感、觸手可摸的一代不如一代,或者說這種世風日下的嚴峻事實,毫無疑問,正在時時刻刻地、無聲地告誡我們,我們的民族精神內核,已經到了岌岌可危的境地了,早應該引起整個社會的驚悸、猛醒了!
第四,如果您要反問說,“這個,和傳統有關係嗎?和你上邊說的孔子、儒學,究竟有什麼相幹呢?”
是的,對於這個時髦了幾十年的奇怪問題,我相信即使是聖哲如蘇格拉底,如孟子,他們也會語塞一下的。但是,我也有個時髦的例證作自我的辯護。即,因為沒有什麼東西來有效地滋養我們國人的靈魂,所以當代的中國人,便沒有辦法獲得民國時期人們普遍具有的那種弘毅的氣度,博大的心胸,安靜的心靈,健康的人格。所以,現如今,我們首先也沒有辦法培育出大智慧,大才情,大學問家,大經濟學家,大文學家,大哲學家,大教育家,等等,等等。這是不是事實?我們目前遇到的道德困境的最大根源,是不是正是因為,我們這個社會,目前最缺乏的,正是表裏如一的中和之士,方正賢良之士?是不是正是缺乏嚴謹、自律、責任、承擔,缺乏對於社會的錯誤以及苦難的敏感,並希望嚐試改變的精神力量?是不是正是缺乏敬業樂群,缺乏同情心,缺乏謙卑、敬畏與虔誠?這一切都是不是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