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中國夢,必須實施國人的精神再造(1)
——為“四個講清楚”講話發表一周年而作
趙若果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必須凝聚中國力量。“三個必須”,清晰而完整地指明了實現中國夢的關鍵路徑。
一切問題因人而生,自然也應該從人的角度加以解答。在實現中國夢的三個關鍵路徑中,如何有效地弘揚中國精神,無疑是第一要義。
因此,全麵落實 “三個必須”,首先必須落實 “四個講清楚”。“四個講清楚”和“三個必須”,在習近平總書記的理論體係中,無疑是一脈相承,互為因果、互為補充的。
深刻地領會“四個講清楚”的目標與精髓,筆者認為,其重要理論指向隻有一點,那就是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事業中,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眼光和姿態,審視和麵對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
也就是說,“五四”以來,中華文化的斷裂與再造,給我們帶來了政治、經濟領域的成功,但是,如果想走得更遠,我們就非得把我們中國人的文化之根找到不可。
因此,與其說,“四個講清楚”是總書記給我們理論界提出的一個緊迫而嚴肅的課題,不如說,恰恰也是曆史給我們這個時代提出的最偉大課題之一。
筆者的以下文字,企圖簡要地闡述這樣一個觀點:要有效地弘揚中國精神,就必須實施國人的精神再造;要實施國人的精神再造,就必須著力實施“砧木”加國工程;要實施好“砧木”加國工程,就必須正確地認識孔子;要正確地認識孔子,就必須蕩滌曆史的塵埃,以更為理性的頭腦,廣闊的視野,落實好“四個講清楚”要求。
現當代中國文化“砧木”
正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自我們黨成立以來,我們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輾轉奮鬥、苦苦探索、營造的,自然是新民主義和社會主義新文化。這個文化的理論根基是什麼?是把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之所以能夠形成的堅實理論基礎,是仍然具有偉大生命力的毛澤東思想。
這一點,作為常識,早就得到了世人的普遍認知,並且必將證明,它也能夠繼續經受曆史的考驗。
進入改革開放新時代以來,毛澤東思想的最新發展成果是什麼?是鄧小平理論,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科學發展觀。這一係列理論新發展的精神內核又是什麼?用一句話概括,無疑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這一點,正在為世人所普遍地認知,並且必將證明,也同樣能夠經受得住我們的偉大建設實踐的有力檢驗。
但是,我們也許最應該問問自己,在引領中華民族走向獨立、自強、民主、自由的毛澤東思想體係中,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都包含了哪些內容?
也就是說,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難道僅僅是指軍事鬥爭實踐嗎?難道僅僅是政治鬥爭實踐嗎?
毫無疑問,文化建設在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中,一直占據著一個極其重要的、無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這個文化的具體實踐,究竟包含了哪些內容?筆者淺薄鄙陋,遺憾地認識到,一直以來,在這個方麵,我們似乎諱莫如深地到了無以複加程度,竟然令人驚訝地自動放棄了在這個方麵,做非常必要的、理論層麵的嚴肅探討。
也就是說,為什麼馬克思主義在東歐,在俄羅斯,都無一例外地遭到了挫敗?為什麼社會主義的建設實踐,在中華大地上有如此令西方世界大跌眼鏡的生命力?或者幹脆說,為什麼建國之後的毛澤東主席,作為一國之尊,卻能安於粗茶淡飯,安於滿身的補丁?請問,當年的哪個社會主義國家的領導人,能夠如此安貧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