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鐸談話第九(3)(2 / 3)

木:對,很有道理。不過,我想問你,你說,他真的是想用一種新文化,代替舊文化嗎?他為什麼會手不釋卷,把我們的國學經典一再研究,每有所悟,還會乘興批閱一番?當幾億人正在忙著“破四舊”的時候,他卻把這些古典的東西,當作了最好的食物?為什麼會這樣子?他為什麼還會有感而發,不時給黨的高級幹部推薦一些古代人格故事?

鐸:我認為,主席他從來就沒有想到過要割斷曆史,要從頭再來。他是中國文化培育出來的、民族的偉大兒子,他的文章裏充滿了民族的智慧,他的自強不息,不受外辱的精神氣質,他的外交風格,哪一個不是我們民族精神的體現?既然他是靠吃自家飯成長起來的,自然會對這些民族的東西愛不釋手。但是,他的自我滋養是一回事,他的現實努力卻是另一回事。他要通過自己的實踐,改造社會,要洗卻我們這個民族的精神汙垢,要改造深陷曆史泥沼的人性,他要使得窮苦的百姓,都可以獨立自強,不受生計所困,並有所作為,對人類有所貢獻。這正是他孜孜以求的偉大目標。盡管這個目標,事實上,我們今天已經可以理智地指出,無疑有悖當時的社會環境,虛弱的、慘淡的社會環境,因此是不務實的、虛妄的目標了,對不對?我看,原因就是這個,你的疑問,我們的疑問,就應該這樣做答,對不對?

木:也許吧。總之,我承認,你對主席的精神境界的把握,是有些道理的。

鐸:那麼,我們繼續。客觀地講,我們是不是該把時代精神確定為一種中性的詞彙?也就是說,一個時代的審美理想、道德理想,有好壞之分?

木:這個——,需要冷靜地看。所謂好壞,是從真理角度判斷的,而背離人性,背離真善美的時代,隻會怎麼樣?隻會是一種暫時的、醜陋的東西。

鐸:我還有一個問題。你說,對於西方社會來說,自工業革命以來,他們的時代精神該怎麼概括?是不是也應該是一個“快”字?

木:嘿嘿!你顯然是有備而來。——你說的這個,我認為,有道理。因為他們的作為,以及他們之所以能夠有所作為的內在動力,無非就是一個 “快”字,快發展,快創造,快開拓,快征服。因為快,所以跑了一陣子,就遇到了不可調和的矛盾,就有了可悲的世界性戰爭。這個推論,不會有錯。

鐸:可見,快,不是尋找幸福的有效途徑,你同意嗎?

木:當然。二戰結束後,世界格局發生的徹底變化,於是,又引起了新一輪的快速發展,整個世界因此就充滿了活力。但是,快的背後,是資本的征服,是政府的積極作為,對不對?所以,到現在還是熱浪不減,還需要快,快,快。這樣下去,顯然已經不是辦法了,所以我們有理由說,一切都需要慢下來。慢下來,才會找到正確的未來。

鐸:這後一輪快,我認為,主要得益於我們這些後進國家的快速跟進。

木:沒錯。我們是西方世界的救世主,這個說法,不是自誇,而是對經濟現實的真實寫照。你這麼一想,我們自然是有理由得意一下的。隻是,這種自豪的感覺,味道好像並不純正,你覺得呢?

鐸:對。我的問題是,如今的西方社會,他們的社會主題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