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你這完全是反話正說!不,我感到略有不適,我問心有愧。
鐸:善意理解吧,善意理解最可貴。
木:可是,你不讓我欣賞少女,讓我欣賞什麼?少女、女性是善的最完美載體,你不也同意嗎?——當然,我們也可以欣賞男性。也有一些可敬的男性,在成長中有效的保護了自己,使自己脫離了低級趣味,脫離了世俗的媚氣和俗氣,保護住了自己的美。他們的談吐像蜂蜜一般的甘甜,他們的舉止像往日的紳士一般的優雅,嗯?這樣的人,我們一望而知,他們的氣質是清亮的,是有靈明外顯的,是有思想魅力的。對於這樣的美,我們也是百看不厭的。也就是說,他們通過修養自己,把善的意念填滿心胸,從而讓自己變得精神充實,氣血飽滿,生活中充滿了快樂和幸福感。那麼,即使老天爺對他不公,沒有把他的外部形體,設計成一種符合上帝標準尺度的形體,可是由於有這種內在的美作底,他的呼吸,他的做派,他的氣度,他的精神風貌,他的聖潔與優雅,也是美麗無比的,是不是?也就是說,靈魂和肉體,說到底,是一種互為因果的關係,互為改造的作用。尤其是,靈魂的美,對於我們的形體美,有著潛移默化的、豐富、補養、充實的作用。這一點,我們早就說過,這絕非是純粹的理論,而是明明白白的事實。並不是因為亞裏士多德這樣說過,所以我們才應該高度重視。不,絕非如此!我們肌體中的每一個細胞,它不但要靠物質的食物來存續、存活,更需要精神的食物來滋養、豐富、美化!也就是要讓一種精神的神采填滿我們的肌體,使我們的每一個細胞獲得都把一種叫做神韻、精氣神的東西散發出來,嗯?是不是這個道理?
鐸:對,這個,盡管科學沒法解釋,但卻是我們能夠直接看到的東西。你比如,當年主席的氣韻,那種人們說的“氣場”,即使從照片中,你也可以覺得正在向外揮發,那是什麼?難道不正是 “天人合一”的氣魄嗎?一種時刻與天地、與靈明對話的超人境界的明確暗示嗎?因此,我們說,一個人的眼睛,如果是深邃的、是厚重的、是清明如處子的,那麼,它就必然暗示著一種心靈的和諧,精神的寧靜,事業的成功,氣血的充盈,一種無人可及的偉大內在力量。對不對?
木:對了,主席一輩子手不釋卷,說明了什麼問題?說明了,一個人的修養與修為,如果沒有對知識的渴望與索取,那是根本沒法兌現的;也說明了,一個人,涉獵愈廣博,趣味也就越純正。
鐸:因此我要補充說,清澈的眼睛絕不等於空洞的眼睛,少女的純真決不等於空洞無物。
木:你這就有點奇怪了。空洞怎麼可以和清澈相提並論,嗯?低級錯誤!
鐸:你不要求全責備,我隻是為了說明問題。我想請教,你說為什麼一個人的眸子,為什麼總要被修改?把上帝給他的那個,修改得汙濁不堪?這個過程,究竟是如何轉變的?
木:你是說,從上帝的光明變成人間的黑暗?我們不就在說著這個事情嗎?明顯多餘了吧?
鐸:我不認為這是多餘的問題,理由如下。我認為,這個轉變,無疑都是發生在人生的少年、青年時期,這個時候,我們的腦海裏充滿了疑問,在生存碰撞中,人世間的汙垢必然會慢慢爬進我們的心靈。我們會為此迷茫,為此焦慮,為此不解,為此大感困惑,可是總是由於缺乏正確引導,所以我們就這樣在黑暗中摸索、徘徊。那些誠摯的心靈,會一路找尋,並且最終有幸獲得了正確的答案,所以由此也就獲得真正的幸福。可惜,大多數人,卻在這種尋找中遭到了慘敗,沒有完美地實現從清純到睿智的人生超越、或者跨越。對不對?在他們的生活中,由於沒有那種超乎尋常的事件發生,他們最終沒法完成好自己,因此也不得不在應付眼前的、手頭的事務中苦度歲月。這種低層次的生活,最致命的武器就是冷酷無情,就是軍人幹政一般容不得商量;就是沉默中,把人生的終極問題撕扯、絞碎、驅趕得無處藏身;就是能夠給每一個人的脖子上粗暴地套上項圈,並強製性要求人們自己學會忘記刺痛感。對不對?人們就這樣糊裏糊塗地,被無言的力量牽著向前走,盡管有關終極秘密問題,也會偶然在腦際閃現,在也無非像雪花掉進了混濁的水裏,根本起不到潔化、淨化之功效。對不對?因此,他們的眼睛,也隻能這麼暗淡著,最後幹脆變得鼠目寸光,幹脆變成了油缸裏的玻璃珠,你不妨留意觀察一下,這就是大多數人生的真實狀況。那麼,為什麼還有人會把純潔的眸子變成幹枯的槽床呢?原因就是你說的,他們的靈魂太饑渴了。因為饑渴,才到處尋找物質的刺激。不幸的是,這種治療方法完全是錯誤的,靈魂根本不需要物質的食物。因為不需要,所以就隻能嚴肅地加以抵觸,最後鬧得作主人的,也覺得什麼都是一個味道,什麼都變得沒滋沒味讓人提不起興趣。你看是不是這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