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鐸談話第八(5)(3 / 3)

鐸:你看,我們的談話,多麼有意義,我願意和你保持相同的觀點。因此,我們是不是可以明確地指出,如果有人希望從性中尋找那種癲狂的刺激,那就不是一種審美體驗了,應該是和審美體驗毫無關係了,對不對?

木:當然,所以說,美學上,專門把快感這個概念留出來,給我們的肌體的體驗,我看,完全是合理的,是一種嚴謹的態度了。

鐸:好吧。我們剛提到了“高峰體驗”,我要補充幾句。我認為,我們每一個人,此生最需要尋找的,就是這個生存體驗。這個體驗,他所意味的,不是別的,其實就是一種人生的境界。我們的三定論,就可以有效地幫助人們,尋找並獲得這種體驗,就可以使我們獲得一種感恩的心情,擁抱一切的心情。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我們所說的智慧,生命情感,我們所說的哲學思辨,我們呼籲人們守護自我,尋找自我,最終的目的,在我看來,就是要尋找這種體驗。我們的先輩明哲,我們的高僧大德,其實就生活在這種體驗中。可惜的是,這個人生的道理,我們沒有總結出來,卻讓西方的邏輯思維、理性思辨,從現實的例證中總結出來了,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盡管,我們靠心得、靠感悟獲得的東西,常常要讓西方的智者們,在數理中,在坐標上,在燒杯裏,在一一走訪中,費心勞力,好不辛苦。可是,他們卻可以被整個世界所尊敬,並在行單影隻中安靜地實現著自我,而我們的呢,目前,需要呼籲的,也許就是這種精神,這種環境了。也就是說,我們的文人,需要高度的自信,不要因為在金錢麵前感覺簡陋可憐,而放棄了自我的追求。我們需要有勇氣對金錢說不,我們要鼓起勇氣,放棄那種在金錢麵前的自卑與蒼白感,灰色感,輕飄飄感!

木:你總是這樣,喜歡拐來拐去,最後扯出一些奇怪的東西出來,嗯?當然,我承認,你說的沒錯。我們是該做自己認為需要做的事情了,沒必要看別人的臉色行事了。可是,你知道嗎,你覺得問題就這樣簡單嗎?全部的問題,全部的病症,我看,不在表麵,而在於社會的分配不公,競爭環境的不相統一。我們在權力麵前,感覺有戰戰兢兢的必要,因為一個條子,可以補償我們幾十年的時光。我們之所以在金錢、資本麵前,需要客氣地皮笑肉不笑,嗯?那常常也是因為我們發現了問題的症結,我們知道了自己低頭摸索,其實是一種愚蠢的行為,嗯?

鐸:那麼說,我們一邊在勸人堅守自我,一邊又向權勢獻媚討好,過一種世俗的生活?

木:哪裏的話?我隻是就現象談原因,你也不要胡亂引申了。

鐸:好,這樣,我就明白了。

木:好吧,我理解你的用意。——總之,一言以蔽之,我們可以說,凡是好的東西,都是善的,凡是不好的,都是醜陋的,是不是?因此,我們的社會,目前還不能完全說是一個美好的社會。因為,盡管正氣充盈,活力四射,可是,卻也明顯鬆鬆垮垮,四處漏氣。事實上,人們都習慣於在一種嘲笑與自保的病態情境中討生活。整個社會,就好比是一再被提起的褲子,是不是?總是需要過一陣子提那麼一下,才覺得舒服。可是,如果真是一條褲子的問題,那謝天謝地,就好辦多了。問題是,我們每一個人的靈魂裏出了問題,你怎麼個提法,嗯?要說在這個方麵,學校畢竟還好,畢竟是和書本打交道,所以精神氣質還沒到雜亂無章的地步。最值得我們驚歎的,我看就是政府機關了,你不妨去看看。你一看之下,就會發現,那裏的人們個個身上,堆積的東西實在是太多太多了,就像是被大自然遺忘了的雜樹林,個個滿身都是疙裏疙瘩,這兒長了大皰,那裏又突出好幾塊;這個滿身都是刺,那個又像是被壓榨過一樣,挺不起身子;這個身子扭扭歪歪,那個又把背駝起來,好像隨時準備給人做衣架,嗯?奇奇怪怪,你很少能看到幾株正直生長的樹木,更別說什麼蒼鬆或者柏木了,是不是?你總是感覺有那麼一堆皮球,隨地蹦跳滾動;你簡直不知道下一會它會滾到哪裏去,又會拍打出什麼聲音來。對不對?你不妨去看看,個個還有點氣度不凡,時刻準備接納意外的好處,意外的食物。你怎麼個提法?你給出的答案是,給靈魂、給每個人培植一下根係,老實說,我同意你的意見。還不趕快把這個家夥從空中拉下來,從一種虛妄的癡迷中救出來,那還得了嗎?我們是應該呼籲人們,趕快回到地麵上來吧!不要站在空中瞎瞅了,那裏什麼也沒有!即使有,也未必適合你!是不是?好,這是說的道德建設問題,我們已經說得夠多了。可是,對於眼下來說,沒有比這個更為急迫的任務了,是不是?我們既要製度反腐,更要道德反腐;既要製度管人,更要道德教化人。製度是渠道,道德才是水源的淨化劑。製度的設計,固然有點陷入了某種困局,可是,我看這個製度設計的目標,也無非是要讓人們知道,自己的角色,自己的本分,是不是?如今的問題是,原本的服務者,原本的社會服務員階層,一直以來都感覺自己明明是被服務者,是老爺,是公爵,嗯?當然現在沒有公爵了,可是,他偏要找那種感覺!你說這個,說到底還不是人的問題,思想的問題,道德的問題嗎?所以,我們的討論,並不是沒有意義的。好,盡管如此,盡管問題很多,我們卻不能以偏概全,把什麼也看得一團漆黑是不是?我們要積極地看問題,所以,我還是要說,我們的社會,整體上看,是善的,是美好的,是能證明我對美的定義是有效的。是不是?

鐸:嗬嗬,對。正麵的,是積極的,反麵的,是消極的。這是一種清醒的感知,因此也是美的感知。我隻是希望,我們要正視問題,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實事求是;希望我們每一個個體,能像眼前的樹林一般,正直地成長,個個根係相連,卻都獨立向上;希望我們的政府管理者、企業管理者,各種各樣的社會管理者,都能像風和日麗的天氣那樣,正確地對待每一個被服務者,被管理者,被使用者;我還希望,我們的教育,能像超市購物一般,可以給孩子們帶來自由新鮮的空氣;我還希望我們的大學教育不要也朝著生產線的方向擠;我更希望我們的安全環境能像理想中的經濟環境一樣地平穩有序;希望那些掌管我們社會公器的人們,也都能像理想中的媒體記者們那樣公正無私。

木:嘿嘿!希望越多,失望越多。

鐸:但是,我願保持樂觀態度,並不準備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