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田園將蕪胡不歸(2 / 2)

蓋大龍想想自己這打工一路走來,高開低走,終於活成當初自己厭惡的樣子。依稀記得大學畢業時老師的贈言: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務必保持文人的風骨,切勿屈學勿勢,為了五鬥米而折腰。老師的話震耳發聵,學文科的同學,應有文人的擔當。

但是出了社會上,在企業裏都是技術型,應用型人才的天下,至於企業管理這種高級的管理職務,那得有輝煌的大企業從業經驗和企業工商管理碩士博士,經濟學碩士之類的人才能擔任。

像蓋大龍這種一般的文科生隻能是在中小企業裏慢慢磨練。管理用當地人講就是又要管又要理。有時會覺得自己來錯了地方,當初不應該來這個城市,如果去大城市比如杭州、寧波可能如今結果又不一樣。

想了種種的過往和假設,蓋大龍沒有忘記自己的初心,他上學從不是為跳出農門,為自己一人謀幸福。他聽從心的召喚,他曾和同學們討論過這個話題:南鄉縣一年要靠幾千人的大學生,這些人畢業後,要麼考公務員進入公門,要麼到外地大城市發展,很少有人主動回南鄉縣發展的。偶爾有幾個政府樹立的返鄉創業大學生榜樣,但是明眼人都懂,盛名之下其實難副。有幾個人真真正正的是回家發展實業的。

還在大學時代時,蓋大龍就喜歡去省城的大超市大商場去看南鄉的特產賣的也麼樣?南鄉小盛產茶葉,食用菌。在超市的貨架上,很難找到南鄉縣的茶葉,隻能在角落裏最不起眼的架子上看到過“南鄉仙毫”這樣的高檔茶,一斤茶葉幾百元,這哪裏是老百姓喝的起的茶葉。又轉過貨架去找土特產區,有一款南鄉縣產的黑木耳,品牌和生產商都是省城的一家食品公司,僅僅在產地一欄標注:南鄉縣。

年輕時期蓋大龍就有強烈得願望回家發展實業,把家鄉的茶葉,食用菌賣到全國各地,賣到世界各地。但現實是十來年過去了,他依然沒有開始做他喜歡做的事情,依然像十幾年前一樣,為了生存而打工,這絕不是他想要的生活。

曾幾何時,大學初畢業,自信心滿滿,壯懷激烈,一副舍我其誰的架勢。十幾年後被生活磨光了棱角,身材變得圓潤變得油膩,心態變得安逸安於現狀。

有一次和公務員表妹聊天,公務員表妹鼓勵蓋大龍,不要被歲月磨礪了鋒芒,保持生活的激情,實現自己的理想。

麵對打工中得不如意,蓋大龍也隻能忍耐。

漫漫打工路,何日是盡頭?年複一年,日複一日,這種機械枯燥的生活和蓋大龍心中那種田園生活相去甚遠。“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種田園生活才是蓋大龍想要過的生活。

想著五月份回家蓋士村後壩的那一片半壁黃花,田壩那一片荒蕪的稻田,心底有種聲音再呼喚:

“回來吧,歸來喲,遠在天涯的遊子”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

錯過了新農村建設,錯過了城鎮化建設,假使當初蓋大龍聽從姑父易正源的話,在家裏開拉土車,正趕上南鄉縣建設高潮期,急需大量的工程拉土車,做這個行業起碼自由自在,一家人團聚,大錢掙不了,掙份打工的工資還是沒問題的。

人生好比乘車,錯過了一班車就得等下一班,有時就錯過了就永遠錯過了。世上沒有後悔藥,蓋大龍的屬牛的人性子有點倔強,但是他善於總結經驗教訓,自己告誡自己,在人麵前拉虎皮扯大旗撐門麵做的一時,做不得一世,改變通的還是要變通,不能一倔到底,一條道走到黑。

蓋大龍想好了就幹,他把行李全部托運回去,和幾個關係親密的同行老板交了底,對方都送上祝福,願他返鄉創業成功。他唯獨瞞這小老板兩夫妻,說明年還會回來。大老板主動問蓋大孔明年正月十幾回來,蓋大龍不忍心騙大老板,隻能委婉得說,回來還是要回來的。

安排好一切,蓋大龍走之前去了自己這十來年在這個城市工作過的地方。

千裏龍駒,真是的好地方啊,雞毛換糖,一條扁擔通四海啊。可惜這個地方注定是別人的地方,他要回去自己的家鄉,去追尋當年那個少年夢。

蓋大龍坐上火車,踏上歸途,走上自己向往已久的那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