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不要給臉不要臉(1 / 2)

老陶依然沒有上班,車間主任找到蓋大龍要人,蓋大龍打電話老陶沒有接電話,他就到宿舍去找老陶談話。

老陶果然在宿舍裏睡大覺,蓋大龍去宿舍勸他休息一天第二天上班,老陶依然堅持不上班要離職。蓋大龍隻能告訴他一切以書麵報告為準,現在的談話隻當是朋友之間的談話,確實要辭工的寫份辭職報告。

第二天老陶交了份辭職報告給車間主任,沒等老陶走出廠房,車間主任就把辭職報告轉交給蓋大龍。

“這種老油條,我管不來,還是交給你處理吧”

車間主任放下辭職報告就上樓去了。真是外來的和尚會念經,這辭職也要按流程來呀,用人部門同意不同意給個意見,把球又踢回了,廣東大廠裏過來的車間主任就這水平。蓋大龍心裏暗罵到,用人的時候催的緊,不用人的時候淨腳踢。

蓋大龍又找到老陶,分析了事情的處理方法,勸老陶還是回去上班不要再鬧了。

到了下午上班,車間主任看老陶沒有上班,就去找到老板娘那裏告了一狀。老板娘叫蓋大龍去宿舍把老陶叫來車間對質。

老陶當著老板娘的麵說了自己的目的,是老板叫老員工走的,我現在自動辭工,跟誰也沒有關係,按公司製度辦就好了。

老板娘見勸說無效,就通知會計結算老陶的工資,工資算出來是最後兩個月一萬多塊錢。老板娘拿著工資單就和老陶對賬,幾月幾號借老板多少錢,那年那月欠大老板多少錢,你家修房時大老板給您拿了兩萬,你家小孩上學報名時大老板拿給一萬,把陳年舊賬算了個遍,最後老陶還倒欠工廠一萬塊。

老陶一看工資單當時就翻了臉,大吼到:“我給你家做了十幾年,就是條狗嘛也該給幾個骨頭啃的,老板娘你跟我算這個賬,那我錢也不要了,你們不要這份情了,我也就拉的下這張臉皮來。”

老板娘也是不甘示弱的性格,拍著桌子大聲回擊到:“老陶,做人要有良心,大老板對你那麼好,你現在第一個跳出來搗亂,你對得起誰啊,老板是說了你們不願意做了就走,可也不是針對你一個人,你一個人跳出來充什麼好漢?再說,你是按月計時的,跟他們樓上計件的不搭嘎的,人家計件工都沒跳出來,你一個計時的,又是工齡最長的老員工,你跳出來搞什麼鬼”

“你們兩口子這樣幹就是不和,不公平,憑什麼臨時工比正式工工價高,憑什麼你們從廣東挖來的人就包吃包住,我們老工人每月吃飯360元,而廠裏才補貼200元,這麼不公平,我們老員工提的意見,就被老板罵,人家廣東來的工人說要什麼就有什麼,這樣對老員工公平嗎?這個廠是靠這些老員工辛苦才幹起來的,不是那些光會吹牛皮的外來和尚吹起來的。”老陶回擊到。

這事還得從年初招工的事說起,做這個行業的操作工相對於其他行業來說相對辛苦,活多又累又髒,除了貴人籍員工肯吃苦能幹以外,其他省份的工人很難幹下來。湖南那邊也有幾個縣是做這個行業的,不過湖南人主要在廣東那邊大廠做。

年初招工老板就吩咐蓋大龍貴州籍的工人不要招聘,主要招聘別的地方的人。不知老板從哪個渠道打聽到有一批湖南人,就想法設法把人挖過來,開出的條件很豐厚,包吃包住包來回路費,按時到廠裏還有每人1000元的開工紅包。

而另一方麵,本地的熟手招錄過來,沒喲任何的福利,為此事蓋大龍還和老板辯論過幾次。

蓋大龍的意見是應該統一,不能一個工廠兩種製度,這種做法會損壞本廠工人和本地工人的積極性,一旦湖南那邊的工人罷工不幹了,那麼工廠就要提產了。

老板卻認為廣東那邊的湖南人技術好,職業素質高,按合同辦事,不會像貴州工人總愛找事鬧事。

蓋大龍說這是這個行業用工的實際情況,貴州工人雖然愛鬧事,但是畢竟是個案,以往工廠裏工人鬧事都是因為工價調整,這說明我們工廠管理上存在問題,並不能單方麵的責怪貴州工人。更不能以地域省份去限製招工,相反應該大力招收貴州籍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