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禁酒是這裏宗教的一個信條,無論民間紅白喜事,還是官方國宴,一律不準喝酒,私自釀酒者要受到更嚴厲的懲罰。”
“在外交場合,巴基斯坦外交官並不對別人喝酒提出異議,不過在幹杯時他們總是以果汁、汽水或清水代之。”
“所以我們和俄羅斯人的習慣不一樣,俄羅斯人是嗜酒如命,不讓他們喝酒,他們肯定要和你急,在巴基斯坦看不到酒鬼橫臥街頭和酗酒行凶的現象,不喝酒,還是有好處的。”
聽阿巴斯教授這樣一,大家都被逗樂了。
夏羽翔團長:“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我們中國人有一些人信仰佛教,不過現在的年輕人不太相信這個,也不像西方人相信耶穌,現在的中國年輕人什麼都不信,沒有什麼宗教信仰,所以在中國,也沒有禁止喝酒,所以很多商店、超市都有啤酒、紅酒出售。”
“中國人不像俄羅斯人那樣喝酒很多,中國人很多平民都喝啤酒,白酒度數太高,容易醉,紅酒很貴,也買不起,民眾喝得比較多的還是啤酒,有錢人選擇更多一些,他們喝白酒和葡萄酒。”
曲麗華:“我對巴基斯坦的婦女的印象是她們受到了很多約束,無論是在文化古城拉合爾,還是在北部偏僻的鄉村,你都會看見蒙著麵紗、身裹黑紗、隻露雙眼的婦女。”
阿巴斯教授:“按宗教的教規,婦女是不準同除了自己的丈夫和家人之外的男性接觸的,在路上行走時,一見對麵有男人走來,她們就立即退到路邊麵牆,陌生人過後,她們才上路繼續行走。”
曲麗華縮了縮脖子,“哇,這麼誇張,女孩子要一直戴著麵紗嗎?”
阿巴斯教授:“一般來,女孩子在十一、二歲以前不戴麵紗,但十三歲後都戴麵紗避人,不能和陌生男人接觸,不能和男客人擁抱、握手,避免一切接觸。”
“不過,我們也看到有的巴基斯坦婦女,穿露著前胸上半部和後背的時髦服裝。”
“那是很少數的,那些趕時髦的婦女受到了西方的影響,趕時髦,覺得那樣穿是時尚的,但巴基斯坦大部分婦女還是要受到風俗和宗教的約束的,也許你們中國人會這是封建思想吧,但是我們覺得這樣約束婦女還是有好處的,還是避免了很多不好的事情,婦女避免和陌生男人接觸,就減少了不少犯罪。”
“我們再來看看巴基斯坦的教育,巴基斯坦的大、中、學學生都按性別分班或分校,但為解決教室緊缺、盡量普及學教育,有些地方的學校規定,學生在三年級以前不分男女班。”
“巴基斯坦以前也和中國的一些偏遠山區一樣,由於貧困,家庭就無法送孩子上學,肚子都吃不飽,家長就無法考慮送孩子去上學,這種情況在印度和巴基斯坦都很常見。”
“這幾年隨著經濟的發展,受教育的情況也有所改善,在巴基斯坦,兒童進學前要接受學前教育兩年,初等教育包括學和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