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乾宮內,依舊彌漫著暖香,皇後生於漠北,長於中原,卻有著江南女子的漂亮容顏。
她與晉元帝初識之時,她個性張揚,一身大紅色衣裙將她的狂傲展現的淋漓盡致,也就是這般走進了晉元帝的心中。
晉元帝喜歡她的肆意、她的張揚,可皇家卻不允許不端莊的女子存在,皇後方菲為了他,甘願屈居側妃之位,甘願收斂肆意瀟灑的性格、甘願舍棄自由、甘願與宋氏勾心鬥角。
這般的步出,讓晉元帝如何不感動?如何不傾心與她?所以,這也是他登基之後,便不顧眾臣的反對,將原本隻是側妃的她扶上了皇後之位,這皇後之位一坐便是三十餘年。而原本以正妃之名嫁給是晉元帝的宋婷,也隻是位居四妃之首的貴妃之位,後來隻因為她的長子沐桓去世之後,放才將她升為皇貴妃。
晉元帝對皇後是自由戀愛,加上少年夫妻,自然情比金堅,若非是身份不允許,晉元帝可真要袖手這江山,帶著皇後遊曆山川,然後隱居避世。可他是個明君,自然是不會如此做,唯一能做得便是竭盡所能夠的對皇後好,而他也確實做到了如此,比如這宮殿中燃著的暖香,便是晉元帝下令讓太醫院的人醫正研製的,凝神、去乏、益身。
皇後常年需要操勞六宮事宜,久而久之自然是吃不消,所以便有了這暖香。彼時,皇後正在看著賬本,倒也不覺得乏力,隻是對於這些賬目頗感頭疼與憂心。
後宮中有封號的嬪妃雖然不多,但那些由官員送進宮巴結晉元帝的官家子女、或是被選秀進宮的人,仍舊是不少。這人一多了,亂七八糟的開銷也就多了。
江湖人士出生的皇後,表示對於這些怎是憂慮的緊!
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她不願與他人共享一夫,雖說晉元帝對皇後真也算是專寵,但可那些沒有封號的官家千金與秀女仍舊是晉元帝名義上的女人。
而另一種原因,便是不喜這驕奢的作風。家中訓誡:勤儉節約,她一直都銘記著,哪怕是當了皇後也是時刻奉行著,所以她的妝容衣飾都是在不失身為一國之後的威嚴氣度的前提下,盡量的節儉。
晉元帝作為勤政愛民的明君,自然也是十分讚同皇後的做法了。
皇後仔細的翻過了幾頁,越發為那些巨大的開銷心煩不已,想著是否是要將後宮中的食膳規格降低些,或者是宮中嬪妃的衣物少裁縫一些。
隻是這些想法雖說是能有改善,但是貿貿然的實行,且先不說執行下去有難度,就是妃嬪們迫於她的身份和手段照做了,可仍舊會讓宮妃心生怨介。倘若隻是這樣便也就罷了,但就怕讓不明情理的人想岔了去,指不定會傳出什麼大晉國庫空虛,皇後娘娘帶領後宮縮減衣食規格,為給大晉籌備置辦軍隊的餉銀。
她多年來位居後位,自然明白後宮其實和朝廷也是一體的,若是這樣的風言風語傳了出去,勢必會引起不可估量的動蕩,所以這事急不得,還得徐徐圖之為好。
正在皇後焦頭爛額之際,卻聽得殿外傳來了李公公特有的尖銳聲音:“皇上駕到。”原來是晉元帝從勤政殿過來了。
眾人皆知,這皇宮中隻有寵後並沒有寵妃,不管是多忙,晉元帝每日總會來皇後的承乾宮中走上一遭。像晉元帝這的歲數了,他倒並不熱衷於房事了,但是但凡敬事房中記載,總是以皇後的居多,就是偶爾臨幸了其他的嬪妃,晉元帝也從未讓他們留宿在他的宮中。
這是多年來的習慣,所以晉元帝的出現,承乾宮中的人並沒有表示絲毫吃驚的,中規中矩的行了禮,然後兩耳不聞殿中事了。皇後聽得晉元帝來了,便將手中的賬本闔上,然後遞給了一旁的幻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