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太子出宮立府(1 / 2)

“太師所言差矣。”芙冉深知,蔡竟是不會反駁說些什麼,他隻是等著皇上的旨意辦事就好。便趕緊說道:“太子殿下已然成年,在宮中已經是多留了三年,此舉已經是孝感天地。如今大婚在即,若是還留在宮中,既不合祖宗禮法,也不利於太子殿下將來參與朝政,為陛下分憂。再者說,宮中有皇後娘娘,陛下的身體自有皇後娘娘照拂。”

“皇後娘娘掌後宮諸事,總有抽不開身的時候,將來若是有太子妃在,豈不更好?”

“所謂盡孝,也不盡是要侍奉身邊才是孝。善事父母,為父解憂是為孝。近侍身邊,關愛陛下之病痛,侍奉陛下之疾病,此為小孝;心係天下,為臣民之表表率,解陛下之煩憂,此為大孝。太師這是太子殿下要因小失大,忘了身為太子之真正職責嗎?”

“丞相大人實在是危言聳聽了!”李太師自然是不如芙冉能言善辯,漲紅著一張老臉,正想示意他人,一同申辯,卻聽見皇上輕輕咳了幾聲。

“愛卿都是為了朕好,隻是芙卿所言不錯,太子早就到了該出宮立府,參與朝政的時候了。祖宗立下的規矩,不能忘。”皇上又咳了咳,說道:“禮部就按照禮法,該怎麼做,就怎麼做吧。”

“臣遵旨。”蔡竟說道。

“欽天監選個好日子,讓太子盡快出宮立府吧。”

早朝上的事情,不一會兒便傳進了後宮,鳳儀宮內,人人自危,生怕惹了皇後不高興,發落了自己。

“娘娘,太子這便要出宮了,如何是好啊。”李嬤嬤在司刑處並未受什麼苦楚,早已放了出來,這會兒,她擔憂的看著皇後悠遊自在的摸著蔻丹。

“有什麼的,早就知曉不可能將太子困在宮中一輩子,隻不過是早晚的事情罷了。傳話出去,叫父親和兄長不要憂心,也不必大力阻攔。”李家的男人,總是過於急躁,以前有李家夫人聶氏攔著,自從聶氏過世後,李家,便隻有皇後能安奈住性子。說起來,李家的三子兩女,唯有當今皇後李舒雅最像生母聶氏,心機深沉。

皇後示意李嬤嬤附耳過來,窸窸窣窣的說了些什麼,不得而知,但隻見李嬤嬤眼中漸漸浮上笑意。

“娘娘果然是思慮長遠。”李嬤嬤說道。

“本宮要去看看陛下,備轎。”

不一會兒,皇後便出現在了養居殿,她娉娉婷婷的走到皇上麵前,柔聲說道:“臣妾參見皇上。”

“皇後不必多禮。”皇上示意皇後坐下。

皇後儀態萬方的坐下,整理衣裙,淡淡開口,“聽聞今日在早朝上,陛下允了太子出宮立府一事?”

皇上瞥一眼皇後,見她神態一如往昔溫柔,淡笑一下,“太子早已成年,此次大婚,更是應當擔起國家責任。先前太子盡孝,留在宮中,朕心甚慰,如今也到了放手讓孩子自己成長的時候了,皇後以為如何?”

“臣妾也覺得好,早想提了,可是奈何沒找到合適的機會,沒成想,倒是丞相大人先說了,果然是心疼女兒呢。”皇後掩唇微微一笑。

皇上沉吟看去,拉住皇後的纖纖玉手,說道:“皇後賢惠大度,自然是覺得好了。”

“臣妾會著人,將太子府好好收拾、修葺一番,隻是有一點,太子身邊可心的奴才們若是都收走了,也是不好,不如讓太子選上幾人,帶出宮去,陛下以為可好?”

皇上點頭,說道:“果然是皇後想的周到。”

這邊皇後得到皇上首肯,便讓人去了太子那裏,傳達了此話。

“沒想到,陛下竟真的隨她了。”柳眉微蹙,一雙眼眸含盡秋水悲情,尖細的下巴上櫻桃小口泛著點病態的蒼白。她微微起身,走到明燁身邊,如弱柳扶風般。細白的手,輕輕搭在明燁的肩膀上,“如此一來,即使出了宮,也不能隨心了。”

“既然出了宮,很多事情就由不得皇後娘娘。這些奴才,是死是活,誰知道呢?”明燁淡然一笑,拂開美人玉手,說道:“以後這樣的行為,你可是要注意些了。”

“殿下放心。”病態嬌弱,盈盈拜下,勾唇一笑間卻滿是陰冷。

(芙府)

“如此一來,嫣兒可是放心了。”芙冉說道。

芙嫣點點頭,“如此,爹爹卻再難在朝中保持中立了。”

“本來就不能,當年與太子定下婚約開始,芙家就不再是中立的立場了。”

父女倆一陣緘默,芙家的生死榮辱,早在那一刻起,就緊緊的與太子殿下的前途聯係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