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回 民間巡視,國師護駕語曼陀(1 / 3)

普雅女王出宮巡視民間,因女王不願太過於惹人注目,故而那儀仗並沒有鋪陳的有多浩大,卻自是肅穆規整。

身為女王素來倚仗之人的蕭淨鸞卻沒有跟著一並來。淨鸞親自率領軍兵檢閱另一處城邦,會在妥帖之後轉道跟上普雅梅朵、並帶兵尾隨隊列之後一路護持。

於是在女王那雕鏤圖騰、裝幀著翡翠玳瑁的花車一旁,身騎白馬、頭戴法冠一路護持之人,便成了本沒有資格並駕齊驅的國師法度。

不過普雅的心情似乎很不錯,那不止是檢閱城邦、接受臣民膜拜時自然而然流露出的一種激動,似乎還夾雜著些對身邊人換成國師的新奇之感。她一身燦金色底子、繪繡著孔雀羽翎的正裝朝服於肅穆中又不掩她曼妙的身段,那勾到鬢裏去的眼角兩道金線更是顯出這位女王神聖威嚴不可侵犯。花車一路不緩不急的徐徐前行,一縷縷陽光照耀車壁,很快便又渙散出去,有如劈金穿波一般行的熠熠璀璨。

法度抬手,下意識將頭頂這與喇嘛有些相似的法冠扶了一扶,單手持韁,另一隻手緩緩的撥動著脖頸處掛著的一串大顆菩提念珠。他來到臨昌這樣久了,卻一直都身在皇宮而未真正到訪過臨昌的民間,時今是第一次真正領略這座古風悠然之國的厚重文化、與滄桑風貌。

臨昌的城郭委實不貧瘠,那一排排的民坊與二層小樓間合風獵獵的酒旗、洋溢著喜悅笑容與神聖眼神的百姓、身材健壯的漢子與麵色紅潤的女子、鶴發滄顏卻目波精神的老人以及歡實健康的孩子……一切的一切將這片神跡一般的大漠綠洲的富饒烘托流露的極是昭著!

由於法度這般的著裝與自身不可複製的一種氣質、以及他身處在女王花車之側護駕的這個位置都極是搶眼,故而,很快的便有臣民注意到了今年巡城時護持之人不是女王寵信的蕭淨鸞、而是這麼一位完全陌生的人。那兩側簇簇的人群裏便起了一陣低低的議論。

一路緩緩行過,法度大抵聽到了一些,基本是些猜度他身份的話,有完全不知道的,也有識眼色、頭腦靈秀又消息通達的猜出了他就是那位新晉的和尚國師。不過,最令法度歡喜由衷、倍感欣慰的,是這臨昌的臣民裏亦有對佛教虔誠信仰者,很快便認出了他便是那釋門的弟子、苦修的禪師……

羈旅生涯這樣久了,多少個春華秋實的轉瞬流逝都已在法度眼裏、心裏沒了過於濃墨重彩的痕跡。可是,每每在一個陌生的地域邂逅與自己一樣的修持者,無論是本門的弟子還是他門的同修,都令法度心情激動、歡喜由衷!

這是一種特有的對天道與真善與人間大美眼見著傳承、眼見著生根發芽的大誌的愛與願力,非自己而不能完全明白……

普雅亦察覺到了周遭對法度的議論,當然還有一些對蕭淨鸞為何今年不曾侍駕君側的猜度。她一笑置之,抬手不緩不急的一路向那匍匐膜拜的臣民示意,並不時的將各色新鮮的花瓣自薄荷枝編織的籃子裏揚出去,這亦是一種臨昌國的舊習,由女王親自將代表祥和與祝福的花瓣撒向她的子民,這份難得的恩澤會令臣民消除苦難與疾病。臨昌的子民對這種古老的、世代傳承而來的儀式深信不疑,那是一種至為濃烈的真、善、美的信仰,與佛法一轍的激動人心!

法度一路且行且觀察,又見普雅這等揚花於空、花瓣承載著美好祝願而次第落入臣民周身的儀式,他心中便淺淺動了動,忍不住側目對她小聲道了一句:“這撒花兒祈福的儀式,與我教中‘天女散花’倒是有著幾分相似處。”旋即微頓,“大抵都是美好的願景,果然萬教同源。”

這不高的聲音借著一股風勢徐徐的入耳,普雅側眸顧他一顧:“哦?”眉目盈盈,“看來我臨昌與國師口中、心中常記掛著的佛委實有緣,興許佛法有一日會在臨昌開花結果也說不準呢!”無心順口的一句玩笑話,卻委實奇怪,普雅出口時心中莫名起了一肅,那是一種幻似虔誠的感覺緩緩的波及過平靜的心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