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禦駕親征(2 / 2)

隻可惜,劉琦打仗,從不按套路出牌。

兩都大道開辟數百年,雖然道路寬闊平整,有利於行軍。但畢竟道路兩邊多是險穀絕壁,利攻不利守。

沒說你在關上擺好陣勢,我就一定要來攻打呀。

縱然兵多器利,誰的兵不是人命?劉琦打仗從來不以士兵的生命作為代價來換取勝利。

也許是很久沒有出現在中原戰場上了,人們似乎忘記了張燕的黑山大軍了。忘記了他們本就出身於崇山峻嶺,生活在山野,戰鬥在大山裏。就算歸降劉琦後,重新組建也是以山地戰爭為模版而成的,並且在入川的戰鬥中立下過汗馬功勞。

這麼好的部隊在手,劉琦又怎麼會規規矩矩地去攻打關隘呢?

早在出了華陰後,張燕便率兩萬黑山營將士脫離了大部隊,翻過枯縱山到達盧氏,然後一路沿雒水往東,過宜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連克河南、穀城二縣,徹底斷了魏關守軍的後路。

帳還沒打,便斷了歸路。河南軍士氣大損。

加上函穀關的守兵中有許多都是當年討董時被挾裹者或其後人,對於他們來說,劉琦有著救命之恩。若不是當年河東劉琦的轄地中間還隔著河東、河內二郡,估計許多人都會跟著劉琦的大軍北上並州了。

所以,劉琦嘩啦啦**萬大軍往關前一擺,卻絲毫沒有進攻的意思。大軍安營紮寨,每日隻管練兵,開炊。仿佛他們來這兒就不是打仗的,而是一次遠征拉練。

沒有叫陣,也沒有攻城。

甚至沒有喊話勸降。

就這麼耗著。

直到,張燕大軍占領河南縣、穀城縣的消息傳來。

劉琦下令大軍往魏關城頭投上去許多不太大的石頭,沒辦法,關城太高,弓箭射不上去。

石頭不大,破壞力也不強,看上去也不象是攻城,甚至有許多石頭越過了魏關,直接飛進了關內。

這讓城上守城的將領完全摸不著頭腦。

直到有士兵從碎石下麵撿起了寫滿字的布條:

致關內的守關將士:

朕本高祖後裔,一心捍衛漢室榮光,征鮮卑、破匈奴、討董賊、迎天子……無不以漢室振興為己任。曹公成事之初本與聯同心,迎天子、討叛逆,為國而戰。然權利讓人心思變,天子遷都許都後並未擺脫受人傀儡的命運。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後公然違悖大漢祖製,謀害天子,異性稱王。朕承天子遺命,榮登帝為,實不願大漢傳承四百年基業崩塌。……

河南尹本舊都雒陽之根基,各地百姓或多或少都是大漢的功勳之後,向明事理。且大多軍士皆在討董之戰或迎帝之事中與朕有過交際,同為漢室根基,朕實不願刀兵相向。

三日前,我軍黑山營將士已順雒水而下,攻占了河南、穀城,魏關已無補給。

開城投降吧!

……

當勸降書的內容開始在關中漫延開來的時候,守將李緒才發現將士們的情緒非常不對,想要阻止卻已經來不及了。

劉琦大軍沒有繼續攻城,任由這種情緒在關內漫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