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微茫江樹杳(1 / 2)

“取利弊害,方可救國。”果鈺跪下,重重的磕了一個頭。

梁帝思考片刻,知道了關鍵的地方。他上前扶起果鈺,道:“有老師指導,必可為梁做出大貢獻。”

之後梁帝佯裝進攻,潛入西樓皇帝寢宮了。一刀砍了躺在妃子身上的皇帝,殺了他身邊的親信,讓梁帝的人取而代之。

梁國在短暫時間內獲得大量的土地,兵力空前上升。西樓識破後,為時已晚。

現在梁國達到了繁榮時期,李姝不得不感歎,街上有許多玩意是她從來沒見過的沒有看到過。秦玦一直牽著李姝的手,沒有放開過。他們身後跟著四五個侍衛,都打扮成普通人的樣子,其中有二個少年是蕭繹的手下。

原先聽到秦賦渝要來,李姝心神不寧,不知道見了麵要如何解釋。秦玦在路上收到消息,秦賦渝在東宮,怕是趕不過來,隻有十皇子一個人過來。

十皇子和她年齡相差不大,性格也是豪爽。他問秦玦,李姝是不是他的妹妹?還未等秦玦回答,十皇子搶先一步出現在李姝麵前,說要不當他的女人,他和秦玦的關係或許會更進一步。

李姝尷尬的看向秦玦,道:“這是我的師父。”

“師父?”十皇子愣住,“四哥,你什麼時候收了個這麼可愛的小娃娃當徒弟?這眼睛,像是外族人。”

秦玦捏住李姝的手,話語裏明顯有一絲不情願和怒氣。“不是來賞燈花的?十弟,你關心太多。”

十皇子攏起手,撇撇嘴,嚷嚷著:“算了。”

李姝跟著秦玦,買下了一大堆零食,邊走邊吃。煙花綻放,照亮了整個梁都。她興衝衝地往前跑去,掙脫了秦玦的手,衝散在擁擠的人群。

“姑娘。”十幾位打扮成百姓的侍衛在李姝不遠處呆著,他們麵前的女人一直冷眼看向李姝。

唐淮清道:“去吧。失敗了就不要回來,直接了斷。”

“是。”

他們不動聲色地朝著李姝走去,此刻李姝卻是早已經知道。

李姝暗暗握住袖子中的機關,將他們引向人少的空巷子。

梁國之前攻打西樓,奪取了七十多座城,隻有莒和即墨兩地保存下來。

梁將田單就以即墨為據點大敗西樓軍,殺死西樓將騎劫。

當初,有位西樓將攻占了聊城,可是卻被人在西樓帝那裏進了讒言,這位西樓將害怕會被處死,就死守在聊城不敢回國。

梁將田單為收複聊城,打了一年多,將士死傷累累,可聊城仍然巋然不動。

梁國謀臣魯仲連就寫了一封信,綁在箭杆上,射到城內,信中這樣對西樓將講:“我聽說,智者不去做違背時勢、有損利益的事,勇士不去做害怕死去而毀掉榮譽的事,忠臣總是處處為君王著想而後才想到自己。現在將軍竟因一時的激憤,而不顧西樓帝失去一位大臣,這不是忠臣所為;城破身死,威名不會在梁國傳播,這不是勇士的舉動;戰功廢棄,英名埋沒,後人不會稱道,這不是聰明人的舉動。因此,明智的人不會躊躇不決,勇敢的人不會貪生怕死,如今生死榮辱、尊卑貴賤,都取決於一時的當機立斷,希望將軍能夠三思而行,不要與普通人一般見識。

而且梁國進攻南漢、西樓進逼平陸,梁國壓根就沒有分兵拒擊的意思,認為失去南陽之害,不及攻取聊城之利,所以一心一意攻打聊城。

如今有人出兵助梁,西樓再不敢出兵平陸;梁國連橫之勢已定,南漢此刻岌岌可危。

何況即便棄南陽、失平陸,隻要能保全聊城之地,梁國也會一意孤行,在所不惜。

如今梁,西樓先後退兵,可援軍仍然毫無消息,兩國既沒有了外患,就會與你相持下去直至最終定出成敗。

一年之後,我恐怕就見不到將軍之麵了。

總之,攻取聊城既定不變的方略,你切莫舉棋不定。

將軍知道嗎?目下西樓內亂,君臣失措,上下惶惑。栗腹率領百萬軍隊進攻國,卻屢戰屢敗,西樓本是萬乘強國,卻被梁國圍困。

土地被掠奪,國君遭困厄,為天下諸侯恥笑。現在,大臣不足以倚仗,兵禍連連,國難深重,民心渙散。

西樓正處在心驚膽戰、孤立無援的境地,而你卻能指揮早已疲憊不堪的聊城子民,抗拒整個梁國的兵馬,已曆一年,聊城現今仍安如磬石,將軍確如墨翟一般善於攻守;士兵們饑餓到食人肉炊人骨的地步,而始終沒有背棄你的想法,你確如孫臏、吳起一樣善於用兵。就憑這兩條,將軍足可成名於天下。

因此,我替你打算,不如罷兵休鬥,保全車仗甲胃,回國向西樓帝複命,他一定會很高興。

西樓的官吏子民見到你,會如同見到父母一般敬愛熱情,新朋故交會抓著你的胳膊讚揚將軍的赫赫戰功,這樣將軍就會名揚天下。

然後,將軍上可輔佐國君,統製群臣;下可存恤百姓,奉養說客;矯正國弊,改革陋俗,完全能夠建立更大的功名。

如果將軍不願回去,是否能考慮一下拋棄世俗的成見,隱居於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