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舊棲新壟兩依依(2 / 2)

南帝說:“梁帝施加恩惠,以大換小,這非常好。但是我從先帝那裏繼承了這塊土地,願意始終守著它,不敢換掉。”梁帝很不高興。

南帝因此派宇雎出使梁國。

梁帝對宇雎說:“我拿五百裏的土地換取安陵,他不答應我,這是為什麼?梁國消滅了其他國,隻有南漢憑著二百裏的土地生存下來,那是因為我認為他是忠厚長者,所以沒有把他放在心上。如今我拿十倍的土地希望同南帝交換,他卻違抗我,不是看不起我嗎?”

宇睢說:“不,不是這樣的。皇上從先帝手裏繼承了封地並保有它,即使一千裏也是不敢換掉的,何況隻是二百裏?”

梁帝勃然大怒,對宇雎說:“您可聽說過天子的發怒嗎?”

宇雎說:“我沒聽說過。”

梁帝說:“天子發怒,伏屍一百萬,流血一千裏!”

宇雎說:“梁帝聽說過平民的發怒嗎?”

梁帝說:“平民的發怒,不過是摘下帽子,光著腳,拿腦袋撞地罷了。”

宇雎說:“這是庸人的發怒,不是士人的發怒。當呂諸刺殺鯀幹時,慧星遮蓋了月亮;吉恭候刺殺胡傀時,白虹穿過了太陽;要離刺殺葛薈婕時,蒼鷹在宮殿上撲擊。這三個人,都是平民中的士人,滿腔的怒氣還沒有發泄出來,預兆就從天而降,加上我就是四個人了。所以士人要發怒,兩具屍首就要倒下,五步之內鮮血四濺,天下人穿白戴孝,今天就要這樣了。”

說著便拔出劍站了起來。

梁帝臉色大變,挺起身跪著向宇雎道歉說:“先生坐下!何至於這樣呢?我明白了:其他國滅亡,可是南漢憑著二百裏土地安然無事,隻是因為有先生在啊。”

而原因,梁帝不得不說。

梁帝做太子時,在西樓做人質。

他父親前梁帝死了,太子便向西樓提出要回梁國去,西樓帝不許,說:“你要給我割讓東地五百裏,我才放你回去;否則,不放你回去。”

太子說:“我有個師傅,讓我找他問一問。”

太子的師傅果鈺說:“您答應給西樓割讓東地五百裏吧!土地是為了安身的,因為愛地,而不為先帝送葬,這是不道義的。所以,我說獻地對你有利。”

太子便答複西樓帝,說:“我敬獻出東地五百裏。”西樓帝這才放太子回國。

太子回到梁國,即位為帝。西樓派了使車五十輛,來梁國索取東地五百裏。

梁帝告訴果鈺,說:“西樓派使臣來索取東地,該怎麼辦呢?”

果鈺說:“陛下明天召見群臣,讓大家來想辦法吧!”

於是,黎良來拜見梁帝,梁帝說:“我能夠回到梁國來辦父皇的喪事,又能和群臣再次見麵,使國家恢複正常,是因為我答應了給西樓割讓東地五百裏。現在梁國派使臣辦理交接手續,這可怎麼辦呢?”

果鈺說:“陛下不能不給,您說話一字千金,既然親口答應了萬乘的強齊,卻又不肯割地,這就失去了信用,將來您很難和諸侯各國談判結盟。應該先答應給西樓割讓東地,然後再出兵攻打西樓。割地,是守信用;攻西樓,是不示弱。所以我覺得應該割地。”

黎良出朝後,成忌拜見梁帝。梁帝說:“西樓派了使臣來,要求割讓東地五百裏,該如何辦呢?”

成忌說:“不能給。所謂萬乘大國,是因為土地的廣博才成為萬乘大國的。如果要割讓東地五百裏,這是割讓了梁國的一半啊!這樣西樓雖有萬乘之名,卻無萬乘之實了。所以我說不能給,我願堅守東地。”

成忌出朝後,公念拜見梁帝。梁帝說:“西樓派了使臣來,要求割讓東地五百裏,該怎麼辦呢?”

公念說:“不能給。不過,梁國不能單獨守住東地,大王說話一字千金,既然親口答應了西樓,而又不給割地,這就在諸侯而前違背了大義。梁國既然不能單獨守住東地,我願去求救於南漢。”

公念出朝後,太子的師傅果鈺進去。

梁帝把三個大夫出的主意都告訴了果鈺,說:“一是‘不能不給,給了以後再出兵去進攻齊國’。二是說‘不能給,我願去守衛東地。’三是說:‘不能給,既然楚國不能單獨守住東地,我願意去求救於南漢。’我不知道他們三個人出的主意,到底采用誰的好?”

果鈺回答說:“陛下都采用。”

梁帝怒容滿麵地說:“這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