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俠影玄經(2 / 3)

是當初江上春宴時便見過的彩衣侍婢。

劉府在前日遭逢大難,包括昔日引領董真等人去江上春宴的婢女溫玉,也都死於非命。但是這個被溫玉稱作香姊的彩衣侍婢卻僥幸活了下來。

當然董真知道,劉備早就預料到了這場大難,之所以這個名叫軟香的侍婢能活下來,是因為當時劉備借故將她支開。

說明劉備並不想她死,換句話說,她是劉備手下得用的侍婢,所以才沒有充當犧牲品。

而今晚這個私宴之上,她周到而細致的安排,的確令得賓主都感到盡興。而且她還巧妙地做到了使自己沒有存在感,在女主人空缺的劉府,這樣知情識趣、謹慎周密的侍婢,的確應該是劉備所欣賞的類型。

最關鍵的是,室內溫暖,她穿著一件銀紅、秋香二色錦裁成的襦裙,裙上是卷枝蓮與飛鳥的紋樣,雖說不上有多麼貴重,難得是花色細致,隨著她輕盈的身影,便化作春天般的明豔靈動。

這一分神,龐統的第一句話就沒大聽清,隻到劉備笑道:“誠之看來已經有了些醉意,竟聽不清士元的話了。”

他叫董真的字,倒是順口得很。

董真不由得在心中腹誹道:“我和你很熟麼?”

憑心而論,與劉備比起與龐統,還要熟上一些。好歹共過幾次患難,而他還知道了她的女子身份。

但劉備與龐統不同,龐統此人,用起計來當然是一等一的毒辣,認起真來也是一等一的真誠。劉備雖然一直是副春風般的模樣,實則給董真的印象卻總是模模糊糊,從來未曾完全看清。

龐統一拍腦袋,向那些美姬喝道:“快停下罷,靡靡之音,亂人心魄,豈是英雄所聞?”

董真心中好笑,想道:“此前你也聽了半天,要亂早就亂了。”

那些美姬不敢多言,果然先後息了絲竹,樂聲漸歇。

此時室中寂靜,一陣風掠過屋簷,樹枝搖擺不定,沙沙的響聲,都聽得分外清晰。

龐統酒意上湧,隻覺胸中無限鬱悶之意,卻總無法抒懷。便問董真道:“曾聽主公言道,昨晚對敵之時,誠之於激戰之中放聲高歌,歌聲穿雲裂石,隱現殺機,竟有直逼人心之威。那詞句也頗為奇峻,從未聽聞。”

遂吟道:“送郎歸,一去不留行,花複開,血色滿山嶺。三千功名塵與土,八百裏路月和雲,但教吳鉤在,終有霜雪明!”

竟是一字不差。頓了頓,又道:“隻是詞句奇崛,蘊情雜亂,多有不通之處,倒像是數人所作,被雜揉到了一起。且老辣滄桑,又非誠之這樣的年紀所能錘煉所得。故此主公雖大力推崇,依愚兄看來,這卻並非誠之所作。不過誠之自有一番過人氣度,所以吟唱出來,方才有那樣威懾之意罷。”

董真心中佩服,沒想到龐統單隻聽這幾句,便知並非一人所作,遂老老實實道:“這的確並非一人所作,不過是幾位前輩的詩句,被我鬥膽揉和在一起罷了。”

龐統眼睛一亮,道:“未知是前輩哪幾位高人?”

董真實在無法胡謅姓名,含糊道:“是一位不知名的前輩,隻是江湖萍水相逢,留下幾支詞曲罷了,也有些詩句,卻是極少為外人所聞。”

龐統卻頗感興趣,追問道:“聽誠之之言,似乎這位前輩還留下其他詩句?深夜飲酒而無佳曲,不如誠之以好詩為佐,亦算一件雅事了。”

竟是一徑要追問其他的詩句。

室外風卻越發大了,自窗隙而入,吹得燭火搖晃不定。侍婢們關門掩窗,仍阻不了越來越響的風聲。枝枝刮過瓦楞,發出葛啷啷的聲響,房舍宛若海浪中的小舟,雖然依舊平穩,竟有風波險惡之感。

董真無奈,加上酒興亦濃,遂不再推辭,沉吟片刻,道:“有一詩實乃小弟心中最愛,隻是俠氣縱橫,恐怕不為士人所喜。”

龐統大笑道:“愚兄年少時,也曾街頭遊俠,刀劍染血,一心仰慕聶政、專諸之輩,倒並不是那樣酸腐可惡的士人。”

董真再無可推托,索性舉起玉箸,擊杯作響,長聲吟道: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龐統點頭道:“這便是那兩句的出處了,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遝如流星。”

董真聲音漸高,清亮如水:

“十步殺一人,千裏不留行。”

龐統眉眼一挑,驀地動容,卻聽董真聲如石磬,隱含冷意,又如霜月寒風: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