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周問早已不知看過多少遍,每次翻看之時,卻還是溫故知新,每次翻看之時,都會有一種山高海闊,天蒼野茫之意。
據說這本書是由二百年前大儒岑青流所著,此人一生曆盡前魏至大鄭兩朝,走遍四座皇朝天下,將四座天下,風土人情,山川海水,盡數繪於此書之中,是其晚年嘔心瀝血之作。
可惜,後世儒門隻將其所著經書評為儒林之中,對這本《四國經要》不屑於顧,令其明珠生塵。
不過,這倒是便宜了周問,周問第一次對這個龐大世界的認知便來源於此書。
《四國經要》所著中,這個世界的曆史可至三千年之久,然真正有具體史書流傳還得從千年前開始,另周問奇怪的是,再往千年前,便隻流傳一些虛無縹緲的傳說與鬼怪之事,而無具體記載,這段曆史也不過在書中一筆帶過。
《四國經要》真正的著力點還是在於兩百年前的天變之事,彼時,天下共計十國,紛戰不休,鄭太祖劍斬白龍,起兵於武陽,大雍皇朝雍世祖背長三十六片龍鱗,北庭之國幽掖君得神狼相助,青離皇朝女帝離陽君則以武鎮壓一國。
北有北庭,南有青離,東有大雍,西有鄭朝,四國共同結束長達百餘年的亂世,分別占據天下四角,已達一百九十餘年。
周問此行的終點便是,青離皇朝的鍾山書院,此行是為求學而來。
馬道上,終點已近在眼前,眾人的神情逐漸放鬆下來。馬隊中,護衛們的神情也逐漸放鬆下來,開始開一些活躍氣氛的玩笑,馬隊中央的光頭漢子笑著答應了好幾人的酒約,直言回去要將他們喝的他娘都不認識,引來一陣陣笑罵。
黃河圖此時也哼起了小曲,握刀的右手也慢慢放鬆下來。
等馬隊離終點隻剩不到一裏之時,馬隊忽的停了下來。
最先反應過來來的是馬隊最前方的黃河圖,其次再是剛好跳出馬隊想要找個地方撒泡尿的光頭漢子,再次是其他護衛們。
一陣風吹來,吹得周圍樹林樹葉婆娑沙響,此時殘陽如血的照入林中馬道。
黃河圖沉默的看著不到三百米開外的濃密山林,隻覺一股涼氣從腳底板直入天靈蓋,
“被框了,被框了!!”
此時,光頭漢子也顧不得什麼,趕緊騎馬來到道路最前方,踉踉蹌蹌的爬下馬來。待確認這是一座布滿綠植的小山後,他震驚地搖了搖頭,眼中不可信之色,口中大呼,“怎麼可能,怎麼可能,前方明明有路!前麵怎麼可能沒路?!”
黃河圖狠狠按住刀柄,眼中赤紅一片,看了一眼宛若失魂一般的光頭漢子,隨即轉過臉,冷冷的盯著馬隊裏的所有人。
每個鏢路都有一個引路人,每個引路人最少走過這條路五年,才有資格押送貨物,如今,連閉著眼都能找到路的引路人出了問題。
這讓憤怒的黃河圖感到憤怒的同時,又感到一絲荒謬。
黃海圖赤紅著臉,喘著粗氣,向山林大聲吼道,“是誰,是誰,站出來!”
“鼠輩,可敢接某一刀!!”
聲入山林,激起陣陣回聲,驚起無數飛鳥。
最後一個車廂中,少女眼中閃過一絲冷厲,“時候到了,出手吧,一個不留。”
“屬下省的,”那老嬤嬤笑著點了點頭,掀開青色的車簾,弓著身走出車廂,真氣一運,灑下數枚飛刀,先後將兩名護衛紮死,同時搖搖一蹬,便站在了前麵的車廂上。
馬隊護衛們先是楞了一下,等到那兩人的屍體跌落馬下,才反映過來,唰唰唰,嶄亮而又鋒利的長刀紛紛出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