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不到萬不得已,絕不可輕易用兵,請陛下明察!”
劉肇看著張禹,問道:“那以你之見,怎麼才叫萬不得已?是不是等他兵臨城下才叫萬不得已?”
張禹回道:“臣不敢! 但臣以為,迷唐阻斷隴西的道路,掠奪郡縣百姓,不過是為了自身安危和人畜飽足而已,斷不敢窺視我中原! 隻要朝廷示之以恩,結之以義,他自然會知難而退。”
劉肇一拍案,怒道:“跟這種有恩不惜恩、頑固不化的人談恩義,無異於與虎謀皮,朕看不談也罷。”
眼看劉肇的火氣騰地升起來,陳禪急忙出列說道:“陛下聖明! 跟迷唐的確沒有什麼恩義可談,不過羌民還是知道恩義的。所以臣主張恩威並施,先禮而後兵,一方麵派大軍進駐西北,另一方麵令月氏王交還羌人的領地和草場,迷唐若依然執迷不悟,一意孤行,再與他刀兵相見。”
眾臣紛紛點頭:“這是個好主意”
“如果月氏王不肯交還羌人的領地和草場又當如何?”劉肇指了指陳禪道:“你說。”
“臣看月氏王還是識大體的,隻要陛下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應該沒有問題。”
張禹也說道:“陛下,不戰而屈人之兵,此乃上上之策,臣以為可行!”
劉肇思慮了片刻這才說道:“那好吧,朕就再給迷唐一次機會! 傳諭月氏王烏昆,叫他盡快進京!”
劉肇看向鄧騭:“鄧騭”
鄧騭出列道:“臣在。”
“朕任命你為主將,加封征西將軍,領兵十萬前往張掖與任尚會合,枕戈待命,如果迷唐敢不從命,立即領兵征討!”
“諾”
鄧騭回到鄧府便待在房中擦拭他那把珍愛的龍淵寶劍,鄧悝、鄧弘和鄧閶在門外你推我搡地走進來,彼此擠眉弄眼兒,嘀嘀咕咕。
鄧騭衝門外喊了一聲:“你們進來吧。
三人一起進屋,鄧閶試探道:“大哥,我們能不能跟你出征?”
鄧悝和鄧弘也齊聲道:“大哥,我們也想去。”
鄧騭將劍從劍鞘中抽出來,滿臉自豪道:“你們看這把龍淵寶劍,這次可要隨我出征一展雄風了。”
三人見鄧騭不理他們,分別使了個眼色,三人一起湧上,纏著鄧騭:“好哥哥,你去跟陛下說說吧,你是領兵主將,陛下會答應你的。”
鄧騭瞪了他們三人一眼,“們要是打的這個主意,那就免了,該幹嘛幹嘛去,別耽誤我的功夫,我還有好多事兒準備呢。”
鄧閶雙手叉腰,生氣道:“大哥,別以為隻你有一腔報國之情,我們也想為國殺敵,為陛下分憂,也想鍛煉一下自己。”
另兩人也附和道:“是啊,大哥,你就答應我們吧。”
鄧騭這才放下手中的劍,認真的看著已經長大成人的三個弟弟,“娘會同意嗎?”
三人點點頭,鄧悝說道:“娘那邊沒有問題,她很支持我們,已經同意了。”
鄧騭點點頭,“那好,我雖然是主將但也不能擅自帶你們去,你們要想去,可以去求皇後,如果皇後願意出麵為你們說情,我看一準兒能成。但是打仗可不是你們想的那麼簡單,很艱苦,甚至會流血,或許再也回不來,你們都想好了?”
三人認真的點點頭,“大哥,我們想好了。”
三人興致勃勃地去嘉德宮求鄧綏,鄧綏得知他們的想法,還是有些訝異:“你們真想跟大哥出征?”
鄧閶點點頭道:“我們是鄧家子孫,理當躍馬疆場,建功立業。”
鄧綏讚賞地點點頭,“你們有這個抱負,不愧為鄧氏子孫。可你們為什麼不直接去求陛下?”
鄧悝回道:“我們不敢。”
鄧綏笑道:“就這點兒膽量,還想上戰場殺敵?”
鄧閶大聲道:“我們保證上了戰場,決不給鄧家丟臉!”
“好”劉肇從外麵走進,看著眼前的三人讚賞道:“你們能有報國之心值得讚揚,若咱們大漢的男兒都跟你們一樣就好了。”
三人急忙下跪道:“陛下,我們願意報效國家,為陛下分憂。”
“朕就答應你們,但你們陛下要保證安全,平平安安的回來。”
三人你看我,我看你的,滿臉的興奮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