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諭兒篇(12)(2 / 3)

【原文】

……在兩江交卸時①,尚存養廉二萬金於。在餘初意,不料有此,然似此放手用去,轉瞬即已立盡。爾輩以後居家,須學陸梭山之法③,每月用銀若幹兩,限一成數,另封秤出。本月用畢,隻準贏餘,不準虧欠。衙門奢侈之習,不能不徹底痛改。餘初帶兵之時,立誌不取軍營之錢以自肥其私,今日差幸不負始願,然亦不願子孫過於貧困,低顏求人,惟在爾輩力崇儉德,善持其後而已。

——節錄自同治九年六月初四日《諭紀澤、紀鴻》

【注釋】

①兩江:指兩江總督。

②養廉:薪水之外按職務等級毎年另給的銀錢。

③陸梭山:人名,待考。

【譯文】

……我在交卸兩江總督官職時,還存有朝廷額外給予我的兩萬兩銀子。我當初沒有料到竟有這麼多,但像今天這樣放手用去,轉眼就會馬上用光。你們以後持家,要學陸梭山的辦法,將每月要用多少兩銀子限定一個固定的數目,另外封好秤出來。本月用度告一段落,隻許有節餘,不準有虧欠。衙門奢侈之風氣,不能不徹底痛改。我帶兵之初,就立下誌向,不取軍營錢財來肥私囊,今天所幸這件事被我基本上做到了,但我不願意子孫過於貧困,低三下四地去求別人施舍,隻有靠你們大力推崇節儉的美德,善於操持以後的生活。

【評析】

曾國藩在此篇中教誡兒子,如果不謹守節儉,再多的銀子也會用完,再大的財產也會花光。唯一解決問題的辦法是把每月的用度限定在一個固定的數目內,並大力推崇節儉的美德,善於操持以後的生活。

“孝友”二字須切實講求

【原文】

爾等事兩叔如父,事叔母如母,視堂兄弟如手足。……其次則親之欲其貴,愛之欲其富,常常以吉祥善事代諸昆季默為禱祝,自當神人共欽淤。溫甫、季洪兩弟之死,餘內省覺有慚德於。澄侯、沅甫兩弟漸老,餘此生不審能否見。爾輩若能從“孝友”二字切實講求,亦足為我彌縫缺憾耳。

——節錄自同治九年六月初四日《諭紀澤、紀鴻》

【注釋】

①共欽:欽,敬。共欽:共同敬仰。

②內省院內心反省。

【譯文】

你們侍奉兩個叔父要同侍奉父親一樣,侍奉叔母要同侍奉母親一樣,看待堂兄弟要同同胞手足一樣。……其次要和他們相親相愛,希望他們既富且貴,常常替他們默默禱祝吉祥如意,自然會得到天人的共同敬仰。對於溫甫、季洪兩個弟弟的死,我經過內心反省覺得很慚愧。澄侯、沅甫兩個弟弟也已漸漸老了,我不知道我這輩子還能不能再見到他們?你們如果能夠從“孝友”二字上切實講求,也足以為我彌補這方麵的缺憾了。

【評析】

曾國藩在此篇中殷切希望兩個兒子對待叔父、叔母和堂兄弟,要像對待自己的父母和同胞兄弟一樣,不要有半點悖逆和怠慢之意。這是因為“家和福自生”。而家庭和睦興旺的主要根源在於子弟能夠做到孝順父母、親愛兄弟。這一有關修身齊家的觀點,對我們仍有一定的啟迪意義。

體弱不宜隨便服藥

【原文】

爾體甚弱,咳吐鹹痰,吾尤以為慮,然總不宜服藥。藥能活人淤,亦能害人。良醫則活人者十之七,害人者十之三曰庸醫則害人者十之七②,活人者十之三。餘在鄉在外,凡目所見者,皆庸醫也。餘深恐其害人,故近三年來,決計不服醫生所開之方藥盂,亦不令爾服鄉醫所開之方藥。見理極明,故言之極切,爾其敬聽而遵行之④。每日飯後走數千步,是養生家第一秘訣?。爾每餐食畢,可至唐家鋪一行,或至澄叔家一行,歸來大約可三千餘步。三個月後,必有大效矣!——節錄自鹹豐十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諭紀澤》

【注釋】

①活:救治;救活。

②庸醫:指那些醫術不高明又沒有責任感,缺乏醫德的醫生。

③方藥:指處方所配的藥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