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諭兒篇(12)(1 / 3)

此篇寫作宗旨是曾國藩教誡兒輩堅持蒔蔬曬菜。種蔬菜、曬小菜,雖是小事一樁,但卻能培養成勤勞節儉的好家風,因此“足驗人家之興衰”。

用財太奢最可恥

【原文】

富托修理I日屋,何以花錢至七千串之多?即新造一屋,亦不應費錢許多。餘生平以大官之家買田起屋為可愧之事,不料我家竟爾行之。澄叔諸事皆能體我之心,獨用財太奢與我意大不相合。凡居官不可有清名,若名清而實不清,尤為造物所怒於。

爾於經營外事頗有才而精細,何不稟商爾母暨澄叔,將家中每年用度必不可少者逐條開出,計一歲除田穀所入外,尚少若幹,寄營餘核定後以便按年付回。……餘將來不積銀錢留與兒孫,惟書籍尚思添買耳。

——節錄自同治六年二月十三日《諭紀澤》

【注釋】

①富指曾家富厚堂。

②造物:古時以為萬物是天造的,故稱天為造物”。

【譯文】

富厚堂修理舊屋,為什麼花錢至七千串之多?就是新建一棟房屋,也不應花費這麼多錢。我生平常常以做大官之人家大花錢財購買田地、興建房屋為有愧之事,沒料想到我們家竟然由你做出這種事。你的澄叔樣樣事情都能合我的心意,唯獨用財過於奢侈與我的意見大相徑庭。大凡身居官位的人不可以有清正廉潔之名,如果名義上清廉而實際上不清廉,尤其要引起老天爺的憤怒。

你於經營籌劃外邊的事頗有才幹而且精明仔細,為何不請示你母親及你澄叔,將家中每年用度中必不可少者逐條開出清單,綜計一年除去租穀收入之外還少多少,寄來營中經我審定後,以便按年付回給你。……我將來不準備積聚銀錢留給子孫後代,唯有書籍一項還想多添購一些。

【評析】

曾國藩在篇中對於其子曾紀澤自作主張修建舊屋而花錢過多的行為感到氣憤,反複告誡他用錢太奢為可恥之事,並明確表示不打算留下過多的錢財給子孫後代,要求他們自謀生計,早作自立之打算,這一思想在清末那種政治腐敗的環境和條件下是難能可貴的。

對兒女不要看得過於嬌貴

【原文】

爾之天分甚高,胸襟頗廣,而於兒女一事不免沾滯之象。吾觀鄉裏貧家兒女愈看得賤愈易長大,富戶兒女愈看得嬌愈難成器。爾夫婦視兒女過於嬌貴。柳子厚《郭橐駝傳》所謂“旦視而暮撫、爪膚而搖本者淤,愛之而反以害之”。彼謂養樹通於養民,吾謂養樹通於養兒。爾與塚婦宜深曉此意於。莊子每說委心任運聽其自然之道,當令人讀之首肯,思之發(說明:原文如此)。東坡有目疾不肯醫治,引《莊子》曰:“聞在宥天下,不聞治天下也。”吾家自爾母以下皆好吃藥,爾宜深明此理,而漸漸勸諫止之。

——節錄自同治八年二月十八日《諭紀澤》

【注釋】

①柳子厚:指唐代思想家、文學家柳宗元。

②塚(zh6ng)婦:摘長子的妻子。

【譯文】

你的秉性天賦甚高,胸懷也頗為廣大,然而對於兒女一事仍不免浸染積留著牽掛過多的現象。我看鄉村中那些貧苦人家的兒女,父母把他們看得越低賤,就越易於長大成人曰而那些富裕人家的兒女,父母把他們看得越嬌貴,就越難於成為人材。你夫婦把兒女看得過於嬌貴,柳宗元在《郭橐駝傳》中所說“早上細心看護而晚上百般愛撫、掐其皮膚而動搖其根本者,愛之而反以害之”。有人說養樹之法適宜於養民,我認為養樹之法適宜於撫養兒女。你作為長子應當與你的妻子深刻體會這個意思。中國古代思想家莊周常常說的聽任本心自然和任憑命運擺布的道理,令人讀起來點頭稱善,思索起來回味無窮。蘇軾也有患眼疾不肯醫治的說法。引述《莊子》一書說院“隻聽說順應天下,沒聽說治理天下”。我們家自你母親以下都相信吃藥能治病,你應當深明上述道理,而漸漸對他們加以勸導製止才對。

【評析】

曾國藩在篇中道出了一個很中肯的觀點,即父母對於兒女過分嬌慣、寵愛,不僅對他們沒有益處,反而有害於他們的身心。這一觀點對於我們今天那些獨生子女的父母來說,是值得領會和借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