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全家大小平安。隻是府中所用的弁、仆、嫗、婢等隨從太多,吃飯之人很多,因而開支巨大且繁雜。又加上治病服藥,許多地方奢侈浪費,收入少而支出多。我任兩江總督,可全年收入竟不夠一年的開支費用。過去我曾怪澄弟曰常開支太大,不能節儉,以致欠了很多債。現在我也因為開支不節省,也將欠債,實在令人驚訝。……近來我已叮囑紀澤等人,必須從上房、廚房兩處節省開支,使以後不致虧空。澄弟負擔本來很重,沅弟也是無源之水,以後我們三家都必須力行節約。我平日發誓身後不願多留餘財,但也不宜給後人留。
【評析】
曾國藩身為朝廷重臣,手中實權在握,竟然入不敷出,“亦將欠債”,並再三叮囑家人要力行節儉以不致虧空,這在一般人看來是不可思議的事情。然而,這卻是實實在在的一個“廉”字。這個“廉”字,作為封建士大夫的曾國藩是做到了,與今天那些利用職權大撈錢財而中飽私囊的社會主義“蛀蟲”,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毋惱毋怒以養肝疾
【原文】
弟信中有雲肝病已深,痼疾已成淤,逢人輒怒②,遇事輒憂等語,讀之不勝焦慮。……此病非藥餌所能為力,必須將萬事看空,毋惱毋怒,乃可漸漸減輕。蝮蛇螫手盂,則壯士斷其手,所以全生也。吾兄弟欲全其生,亦當視惱怒如蝮蛇,去之不可不勇,至囑至囑!
——節錄自同治三年四月十三日《致沅弟》
【注釋】
①痼疾:積久難治的病。
②輒:動不動就。
③蝮蛇:毒蛇。螫:毒害。
【譯文】
弟弟你這次來信中說到肝病嚴重,已形成積久難治的病,心情很不好,逢人便發脾氣,遇事就產生憂愁等話。讀完你的信後,我的心裏感到十分憂慮。肝病一般非藥餌所能治愈,必須將萬事看空,不要煩惱,不要發怒,才可漸漸減輕。毒蛇咬傷了手,則壯士斷其手,所以保全了生命。我們兄弟要保全生命,也應該把惱怒當做毒蛇,要想除去它不能不勇敢些。特此叮囑!
針灸銅人
五馨雜身心類
【評析】
曾國藩在篇中教誨其弟必要戒除惱怒以養肝疾,並且巧妙地運用“蝮蛇螫手,壯士斷其手”這一生動形象的比喻,鼓勵弟弟除去煩惱和憤怒,達到善養身心的目的。這一觀點重在身體內部氣血的調養。
要善於保養身心
【原文】
功不必自己出,名不必自己成,總以保全身體、莫生肝病為要。善於保養,則能忠能孝,而兼能悌矣淤。
——節錄自同治三年四月十六日《致沅弟》
【注釋】
①悌:敬愛兄長。
【譯文】
功勞不必全由自己做出,名譽也不必全由自己完成,總以保全自己身體、莫生肝病為要。善於保養身心,則能忠能孝,而且兼具敬愛兄長的素質了。
【評析】
曾國藩在這篇家訓中,告誡其弟不要過於計較功勞和名譽,而應將保全身體、莫生肝病作為最緊要的事情來對待。
治病應以自養自醫為主
【原文】
然心、肝兩家之病,究以自養自醫為主,非藥物所能為力。
——節錄自同治三年五月初十日《致沅弟》
【譯文】
然而心、肝這兩種病,說到底還是以自己保養、自我調治為主,不是純粹由藥物所能醫治得了的。
【評析】
曾國藩在這篇家訓中,勉勵其弟努力通過自己保養、自我調治,去達到。
桃源漁隱
【譯文】
攝養身心、修養心性以期保健延年,應以少惱》為本;侍奉父母雙親,應以得父母的歡心為本。弟為久勞之軀,應當盡最大努力要求自己少惱怒一些。
【評析】
曾國藩在篇中根據自己摸索出來的一套養生之道,教導和啟迪其弟應以少惱怒為本。
告養生五事
【原文】
養生之法約有五事:一曰眠食;二曰懲忿,三曰節欲,四曰每夜臨睡洗腳,五曰每日兩飯後各行三千步。懲忿,即餘匾中所謂養生以少惱怒為本也。睡眠有恒及洗腳一事,星岡公行之四十年①,餘亦學行七年矣。飯後三千步近曰試行,自矢永不間斷②。弟從前勞苦太久,年近五十,願將此五事立誌行之,並勸沅弟與諸子侄行之。
——節錄自同治五年六月初五日《致澄弟》
治好心、肝兩病的目的。在這裏,他強調要注意自身氣血的調養,增強體內免疫力。
【注釋】
①星岡公:指曾國藩兄弟的祖父曾玉屏。
②矢:發誓。
【譯文】
養生的事大約包括五個方麵的內容院第一是說睡眠飲食有規律可循,第二是說克製生氣發怒,第三是說節製欲望,第四是說每晚臨睡前洗腳,第五是說每天兩餐飯後各走三千步。克製生氣發怒,就是我在匾中所說的養生以少惱怒為根本。睡眠飲食有規律及洗腳兩件事,祖父大人堅持了四十年之久,我也學著實行了七年。飯後三千步近來也試著去做,從一開始就發誓永不間斷。弟弟你從前勞苦太久,年近五十歲的人了,勸你將這五件事立誌去實行,並勸國荃弟與各子侄輩也都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