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沅弟同時被封官賜爵、開府置僚,門庭可以說是極為鼎盛的了,但這不是能長遠依靠的辦法。記得道光十八年正月,祖父星岡公訓導父親竹亭公說院“寬一雖點翰林,我家仍靠作田為業,不可靠他吃飯。”此話最有道理,如今也應當以這句話為根本。希望弟弟你能專力在作田上用些工夫,同時不要忘記書、蔬、魚、豬、早、掃、考、寶八個方麵的事情,不管家中如何繁華富貴,也絕對不要全部改了道光初年的規模。凡家產能維持長久的,不是靠一時的官爵,向是靠能流傳久遠的家規曰不是靠一兩個人的突然發跡,而是靠大家齊心協力來維持。我如果有福能罷官回家,一定與你一道竭盡全力來操持家業。對於過去的親戚、眷屬和貧窮的同族村民不能簡慢無禮,對待貧窮的人也要同對待富裕的人一樣,在家庭鼎盛時要預先想到衰敗的時候,這樣自然就會有使家業長治久安的基礎了。
【評析】
曾國藩在篇中要求其弟,在家庭榮華富貴、兄弟封官晉爵平步青雲之時,不要忘記作田為持家之本,要在盛時想到衰時,留有餘地。對此,我們應當借鑒其積極的成分。
訂八好六惱之家規
【原文】
家中要得興旺,全靠出賢子弟。若子弟不賢不才,雖多積銀積錢積穀積產積衣積書,總是枉然淤。子弟之賢否,六分本於天生,四分由於家教。吾家代代皆有世德明訓於,惟星岡公之教尤應謹守牢記。吾近將星岡公之家規編成八句院野書、蔬、魚、豬、早、掃、考、寶,常說常行,八者都好;地、命、醫理、僧巫、祈禱盂、留客久住,六者倶惱。”蓋星岡公於地、命、醫、僧、巫五項人,進門便惱,即親友遠客久住亦惱。此八好六惱者,我家世世守之,永為家訓。子孫雖愚,亦必略有範圍也?。
——節錄自同治五年十二月初六日《致澄弟》
【注釋】
①枉然:徒然,白費。
②世德:世代相傳的功德。
③祈禱:向神明禱告以求福,即敬神。
④範圍:規範,概括。後多用作周圍界限之義,猶言規矩。
【譯文】
家裏要興旺發達,全靠出賢良子弟。如果子弟不賢良也沒有才能,即使積累了很多銀錢、穀物、產業、衣服、書籍,總也是白費勁。子弟的賢良與否,六分是天生的,四分是由於家庭教育所致。我們家每一代都有前輩流傳下來的功德以及賢明的教誨,祖父星岡公的教誨尤其要小心遵守,牢牢記住。近來我將星岡公製訂的家規編成八句話院野書、蔬、魚、豬、早、掃、考、寶,你們要常念在口中並常常落實在行動中,這八個方麵都是好的曰地仙、算命、醫理、僧巫、敬神、留客久住,這六件事都令人煩惱。”星岡公對地仙、算命、醫生、僧人、神巫這五種類型的人,一進門就感到煩惱。即使是親戚朋友或遠道而來的客人,住久了也會感到煩惱。這八種愛好六種煩惱,我們家世世代代都應遵守它,永遠作為家訓。這樣,即使子孫愚,也必定稍有規範。
【評析】
曾國藩在篇中反複強調,子弟之賢良與否,家庭教育對他們的成長是很重要的。而這其中的內容就是要求子弟從小樹立起勤勞、儉樸以及講求實際的良好品行。這一觀點是今天做父母的值得深思的。
不能忘卻寒士風味
【原文】
吾家現雖鼎盛,不可忘寒士家風味淤,子弟力戒傲惰。戒傲以不大聲罵仆從為首,戒惰以不晏起為首。吾則不忘蔣市街賣菜籃情景②,弟則不忘竹山拗拖碑車風景③。昔日苦況,安知異日不再嚐之?自知謹慎矣。
——節錄自同治六年正月初四日《致澄弟》
【注釋】
①寒士:指出身寒微或生活清苦的讀書人。風味:情趣,特色。
②蔣市街賣菜籃:曾國藩小時候做過的小生意。
③竹山坳拖碑車:曾國潢小時候做過的體力活。
【譯文】
我們家現在雖然正值鼎盛之時,但不能忘掉清貧的讀書人家的特色。子弟們要力戒“傲”、“惰”二字。戒傲以不大聲責罵仆人隨從為首要,戒惰以不睡懶覺、不晚起為起碼的事情。我沒有忘記當年在蔣市街賣菜籃的情景,弟弟你也不應忘記當年到竹山拗去拖碑車的情形。過去那種艱苦的滋味,怎能知道以後不會再嚐了呢?隻有這樣,自己才會知道謹慎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