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誨弟篇(11)(3 / 3)

力戒驕者,以勤儉為本

【原文】

吾不欲多寄銀物至家,總恐老輩失之奢,後輩失之驕。未有錢多而子弟不驕者也。吾兄弟欲為先人留遺澤淤,為後人惜餘福,除卻“勤儉”二字,別無。

——節錄自同治三年正月十四日《致澄弟》

【注釋】

①遺澤:遺留下來的恩澤。

②別無做法:再沒其他的做法。

【譯文】

我不想多寄銀錢物品回家,總害怕老一輩的人失之於奢侈,晚一輩的人失之於驕傲。從來沒有錢多而子弟不驕傲的。我們兄弟想要為先人保留遺傳下來的恩澤,為後人珍惜餘下的福蔭,除了“勤儉”這兩個字之外,再沒有其他做法了。

【評析】

在這篇家訓中,曾國藩生怕老輩失之於奢侈,後輩失之於驕傲,於是諄諄教誨自家兄弟子侄,要力戒驕奢,堅持以“勤儉”為根本,以便為先人留遺澤,為後人惜餘福。這些話語和做法是很有道理的,時至今日仍有一定的啟迪意義。

應時時在“儉”字上用功

【原文】

儉之一字,弟言時時用功,極慰極慰。然此事殊不容易淤,由既奢之後而返之於儉,若登天然②。即如雇夫赴縣,昔年僅轎夫二名,挑夫一名,今已增至十餘名。欲挽回僅用七八名且不可得,況挽至三四名乎?

——節錄自同治三年二月二十四日《致澄弟》

【注釋】

①殊不容易:特別不容易,實在不容易。

②若登天然:其難度就好像登天一樣。

【譯文】

“儉”這個字,弟弟你說時時用功,我感到非常欣慰。然而這件事特別不容易。由奢侈豪華轉回到儉樸,就好像登天一樣難。就拿雇夫到縣城來說吧,以前僅用轎夫兩人,挑夫一人,今天已猛增至十餘人。在這種情況下,想再要挽回到僅用七八人尚且不可能,更何況挽回至三四人呢?

【評析】

曾國藩在這篇家訓中,用形象的比喻,生動的事實,簡明扼要地說明了由儉入奢易,由奢返儉難的道理。今天的人們,應該從中受到啟迪和吸取有益的東西。

恪守祖訓

【原文】

吾袓星岡公於僧道巫醫及堪輿星命之言皆不甚信①,故凡不近情理之言不敢向之開口。以後吾家兄弟子侄,總以恪守星岡公之繩墨為要②。

——節錄自同治三年四月十四日《致澄弟》

【注釋】

①星岡公:曾國藩的祖父,名玉屏,字星岡,所以稱星岡公”。堪輿:指看地相風水的迷信職業者。星命:術數家認為人的命運常同星宿的位置、運行有關,故把人的出生年月日時配以天幹地支成八字,按天星運數,附會人事,推算人的命運,叫做星命。

②恪守:敬守。繩墨:規矩、法度。

舊時算命圖

【譯文】

我們的祖父星岡公對於和尚道士、巫師醫師、看地相風水的迷信職業者、推算祿命的星命學家的話都不怎麼相信,所以凡是不近情理的話不敢隨便向他開口。今後我們家裏的兄弟子侄,總以敬守星岡公的規矩、法度為要。

【評析】

曾玉屏是一個頗為善於經營的鄉下財主,曾家的經濟在他手上得到很大的發展。曾國藩對他十分崇敬,所以在這篇家訓中,也敦勸兄弟子侄務必恪守祖父遺留下來的規矩與法度。

家中應以勤儉為主

【原文】

餘於“儉”字做到六七分,“勤”字則尚無五分工夫。弟與沅弟於“勤”字做到六七分,“儉”字則尚欠工夫淤。以後各勉其所長,各戒其所短。弟每用一錢,均須三思。

——節錄自同治三年八月初四日《致澄弟》

【注釋】

①尚:還。

【譯文】

我對於“儉”字已做到六七分,而對於“勤”字則還沒有做到五分工夫。弟弟你與沅弟對於“勤”字則做到六七分,而對於“儉”字則還欠工夫。今後我們兄弟要互相勉勵發揮其所長,互相勸誡克服其所短。弟弟你今後每用一錢都必須三思而行。

【評析】

在這篇家訓中,曾國藩先講自己哪些方麵做得好,哪些方麵做得不好曰繼而指出弟弟們哪些方麵做得好,哪些方麵做得不好。最後要求他們每用一錢都必須三思而行。這種教育方法,對方容易接受,也容易見效。

勿忘耕讀之家風

【原文】

餘與沅弟同時封爵開府淤,門庭可謂極盛②,然非可常恃之道。記得己亥正月③,星岡公訓竹亭公曰榆院野寬一雖點翰林虞,我家仍靠作田為業,不可靠他吃飯。”此語最有道理,今亦當守此二語為命脈愚。望吾弟專在作田上用些工夫,而輔之以書、蔬、魚、豬、早、掃、考、寶八字,任憑家中如何貴盛,切莫全改道光初年之規模。凡家道所以可久者輿,不恃一時之官爵,而恃長遠之家規;不恃一二人之驟發,而恃大眾之維持。我若有福罷官回家,當與弟竭力維持。老親舊眷、貧賤族黨不可怠慢餘,待貧者亦與富者一般,當盛時預作衰時之想,自有深固之基矣。

——節錄自同治五年六月初五日《致澄弟》

【注釋】

①封爵:封官,賜手爵位。開府:原指成立府署,自選僚屬。清代稱出任外省的督撫為開府”。

②門庭:家族門第。

③己亥:1839年。

④竹亭公:指曾國藩的父親。

⑤此句意為:國藩雖讀書做了官。

⑥命脈:生命與血脈,猶言命根子,比喻極重要的事物。

⑦家道:家計,家產。晉陸極陸士衡集百年歌)之六:子孫昌盛家道豐。”

⑧族黨:聚居的同族親屬。怠慢:簡慢,不恭敬。

【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