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章 萬始之源(2 / 3)

燭九陰一死,各懷鬼胎的諸神便紛紛算計起了天庭之主的位置來。

首先發難的是中央天帝黃帝。其仗著位居中央,近水樓台,直奔天庭神位。卻是被南方天帝炎帝攔於阪泉。

二帝於彼心知肚明,阪泉相遇便是開戰。炎帝不敵,被逐歸南方,永不得踏入中央。歸至南方,炎帝部將蚩尤勸其厲兵秣馬,再圖東山再起,卻奈何炎帝一戰卻是被打沒了鬥誌,隻願安心養息。故而蚩尤率七十二族神憤然離去。

百年後蚩尤起兵,連戰連捷,氣勢洶洶直奔中央,於逐鹿與黃帝展開決戰。黃帝以逸待勞,固守而不戰,蚩尤遠道而來,糧草匱乏,不久便難以支撐,黃帝趁機全麵開戰。於黎山之丘斬殺蚩尤。

刑天與蚩尤同為炎帝部將,素來交好。聽聞蚩尤被黃帝斬殺,怒從心起,遂持幹戚與巨盾直奔天庭而去。

刑天本就是個巨人,且又力大無比,一路從天門殺到天宮,竟無一神能阻攔。黃帝見狀大怒,抽出天劍與之相搏。

許是連年征戰力乏體虛,黃帝竟占了下風,一路且戰且退,二人從天宮一路打到了盤古大陸羊腸山下。

黃帝以山下地小不便施展為由邀刑天於山頂決戰。

刑天不知是計,轉身便走,卻是被黃帝一劍斬斷了頭顱。

此後千年,世間未有幹戈。

三場天界大戰,早已打的諸神身心疲憊,而最後這一場羊腸之戰更是讓許多神明看清了天庭的外強中幹。不過絕大部分神明仍抱著一副得過且過的消極態度在天庭混著日子,畢竟若非他因,他們是不老不死的永恒存在,所以區區時間,棄之不惜。

然卻有一少部分神明受夠了這種飽食終日的憊懶生活。盤古大陸地大物博,還有太多未知地域,於是他們自發的聚在一起,下達大陸搞起了科研,是為最初的異界科考團。

異界科考團不問世事,不看出身,無論是神是魔,但有一顆科考探知的心皆可加入。故此團隊成立之初至後百年發展,便吸引了成百上千厭於安閑的神魔加入。他們畢竟為神魔之軀,下至不毛之地,上至極寒之巔。珍奇邪獸,靈木怪談。無所不探,無所不研。所見所聞,集於一書,即是後世的《異界科考錄》。

正值異界科考團於盤古大陸忙的不可開交時,天庭之上,倒是未得安生。誠然千年是未起幹戈。卻奈何權謀詭計,不曾間斷。

黃帝乃為後輩之神,其生年甚至晚於青帝千年。其如何奪位,眾神也是心知肚明。然六大創世主神除卻燭九陰已故,其他五位尚未發話,故此其他諸神也是敢怒不敢言。

天吳潛身海界,廣受人類供奉,心自歡愉,哪還管誰稱帝神。而女媧心係蒼生,更無心顧念天庭權亂。畢方終歸是鳥神,臨世後便棲身於森林,不思歸天。至於豎亥,為神忠厚,且又神力一般,唯擅疾走,倒是成了黃帝的重要信使。

直至千年,一神淩空而現,立於天門之前。那神一身黑甲,烏發垂身。血眼睥睨八方,一杆衝雲白槍,更不知為何物質所成。他傲然而立,蔑視著山門前的雲雲小神。

此神正是萬年前隱世的古神據比,據比隱世鑄神兵,萬年後終成一槍。傳其槍杆乃其斷己脊骨而成,槍尖更是苦求燭九陰得其逆鱗而鑄,又討得畢方上古之火與天吳上古之水淬煉,女媧為之賦靈。此槍稱之為太古第一兵也是不足為過的。

黃帝遠遠望見據比立於天門,心虛又自覺不敵,忙於後門遁逃,奔至盤古大陸瑤山之巔,尋豎亥以帝神之命急召四方天帝。

少頃,東方青帝伏羲、西方白帝少昊、北方黑帝顓頊及炎帝聚於瑤山之巔。昔當年眾神臨世,五帝為謀帝位,共推燭九陰為天庭帝神並自立為五方主神。雖諸神多有不服,然礙於燭九陰之威卻也隻得是俯首稱臣。而如今燭九陰已故,本就勉強撐下來的台麵卻又因三場天界戰爭搞得風雨飄搖。此刻據比回歸,黃帝當真是難再獨撐,隻得招來四方主神,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威逼利誘下,不惜以放權為代價說動諸帝為之與據比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