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之初,洪荒伊始,天與地俱為混沌之狀。混沌之中,孕有一神,名喚盤古。盤古初醒,茫然四顧,天與地俱為一體。盤古怒,掃巨斧,擎清氣為天,踏濁氣為地。盤古日長一丈,故而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是以十萬八千年,盤古死乃天地分。
盤古死後,身體化為山嶽,血液化為河流,筋脈化為道路,毛發化為星辰,雙目與最後吐出的一口清氣化為了上古龍神燭九陰,他的精血與破碎的魂魄交融又化出了諸多神明,而他消散的靈力則恩澤了大地,似隱隱有些生命的跡象產生,至此盤古大陸初成。
天地初成,應有秩序加持,故此諸神於盤古大陸共修神規。然而諸神間性格迥異,自有那不受約束的無拘神明。因此商談破裂,是以燭九陰、據比、天吳、畢方、豎亥、女媧為主的一方主序神明於九天之上共修三十六天宮,七十二寶殿,是為天庭,目的為以眾神之威鎮壓四方。而以巴元醜伯、負天擔石、反山六目、監醜朗馥、橫天擔力為主的一方反序神明則於大陸之下修建羅酆六宮,閻羅十殿,是為地府,意在誓與天庭抗衡。
天與地就此分庭抗禮。
天庭念及同出父神的手足之情,故而也未予地府武力鎮壓,僅象征性的發出一道神旨,廢去地府諸神神名,地府諸神雖有不服,然卻忌憚上古龍神燭九陰,隻得不甘的除去神名,自立為魔,不過解去了神籍的束縛,魔族倒也樂個逍遙。
如此千萬年來,神與魔倒也是相安無事。
然而再濃厚的血脈卻終抵不過千萬年的時光流逝。物競天擇,隨著一代又一代神或魔的消亡,又衍生出一代又一代的新神魔脫穎而出。那本是相安無事的神魔關係漸漸開始惡化乃至破裂發展向死敵。
而與此同時,那被夾在中間的盤古大陸上卻悄悄的產生了諸多生命,而其中最為翹楚者,莫過於人。其實人在眾多生靈中屬弱勢群體。之所以稱其翹楚,是因為其具有類神甚至超越神的思維力,他們雖然沒有強大的身軀,但是卻有著善於思考學習的大腦。人類初現,生存仍是極大的考驗。不少人或因野獸攻擊,或因饑寒交迫而死去。
神族早便意欲染指盤古大陸,隻是礙於魔族潛藏於地下,不好下手,因此隻作為監視者千百年覬覦著這塊大陸。
人的出現,成了神族的契機。
自古以來,肉體的束縛是統治者最無能的體現,唯有精神上屈服,才能達到絕對的統治。
於是諸神離位,紛紛臨世,打著護佑神父遺靈的旗號染指大陸。
畢竟同出父神,又有龍神坐鎮。雖然千百年的生息早已淡化了血緣,然而礙於情麵之上,魔族也未多加幹涉。仍本分的在地府裏過著太平逍遙的生活。
燭九陰盤於不周山顛,以或輕或重的龍息控製著四季的變化。其雙目乃由盤古大神承繼而來,是為日月。故而其睜左眼為晝,右眼為夜。吐息重為冬,吐息輕為夏。周而複始,控製著周天的輪回。
天吳臨於海界,掌管著四海授人以漁,被人們奉為海神。畢方行走於四方,予人火種,教人以掌控火的力量。而豎亥則奔走於盤古大陸,四處宣揚神族的恩澤。女媧留在天庭,監視著盤古大陸的動向,據比一生好戰,臨世後便不知去向了。
如此秩序,不知又維持了幾百千年。直至有一天,燭九陰步了盤古的後塵。常年不休不眠的維持著盤古大陸的平衡,縱是上古龍神,也終會有靈力散盡的那一天,似曾當年的盤古大神。燭九陰死後,他的雙目化為了日月,仍不忘最初的使命更替循環著黑夜與白天。他吐出的最後一口龍息遊離於盤古大陸間,經過的地方便是暖暖春意,離去的地方,則會大雪封山。
燭九陰的死雖說是整個神族的損失,卻也是部分神明的機遇。千萬年來逍遙的魔族早已習慣了地府的安逸生活,不再思重歸天庭,反而神族內部,卻漸漸開始分崩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