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小公司如何留住骨幹(3 / 3)

張近東對待員工的這種慷慨舉動,大大強化了各地高管對蘇寧的歸屬感和主人翁意識,“同甘”的政策將眾多的“職業經理人”一舉變成了“事業經理人”,他們的工作積極性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調動。

對於管理者來說,與員工共患難並不是一件困難事,因為當企業麵臨內交外困之際,共渡難關是唯一的出路。危難過後苦盡甘來,千萬不要忘記那些為你打江山的功臣。為了蠅頭小利而“卸磨殺驢”“過河拆橋”是極其愚蠢的行為,不僅會丟掉大批人才,還會讓員工涼了心,沒了得力下屬的擁戴與支持,職位再高也隻能成為光杆司令。

眾所周知,在馬斯洛需求層級理論中,人的需求是分層次的,隻有滿足了低層次的需求之後,才會考慮高層次的需求。對於工資低的公司,即便企業文化搞得再好,也難以激勵人心,留住人才。對於工資較高的公司,員工也不會拒絕薪酬激勵。因此,管理者一定要認識到薪酬在激勵中的作用。為了能讓薪酬發揮最大的激勵作用,管理者應采取靈活多變的薪酬方式。

一般來說,靈活多變的薪酬方式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1)基於崗位的技能工資

什麼崗位對應什麼樣的技能和素質,什麼樣的技能和素質對應什麼幅度的工資。通俗地說,這相當於很多企業所說的基本工資,基本工資是企業對一個員工基本能力的認可,也是對員工生活的基本保障,能給員工一定的安全感。

(2)按勞取酬的工資製

在基本工資的基礎上,結合按勞取酬的工資製,這種薪酬方式對勤勞肯幹的員工,對知識水平高、能力強的員工是最好的認可,對他們最有激勵性、最有吸引力。同時,對偷奸耍滑、不思進取的員工有很大的約束。舉個例子,如果公司主要實行按勞取酬的薪酬方式,那麼得過且過、混日子的員工由於不踏實工作,沒有多少業績,肯定無法獲得理想的收入。在這種情況下,他們要麼說服自己認真工作,要麼選擇離開。

(3)靈活的獎金製度

獎金作為薪酬的一部分,相對於基本工資,主要是對員工為公司所作的貢獻的一種獎勵。在國內,很多企業的獎金在相當程度上失去了激勵的意義,變成了固定的附加工資。美國通用電氣針對獎金製度發放中的利與弊進行了研究,建立了一套靈活的獎金發放製度,對員工起到了很好的激勵作用。

首先,通用公司割斷了獎金與權利之間的“臍帶”,也就是員工的獎金多少,與其職位高低沒有聯係,這樣一來,高職位者再也不能高枕無憂地拿高額的獎金,而低職位者也不需要擔心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公司的認可。換言之,全體員工的獎金都依據員工的業績來設定,使獎金起到了真正激勵先進的作用,也有利於防止高層領導放鬆工作、不勞而獲。

其次,通用公司的獎金是可逆的,即不把獎金固定化,每個員工、每個月的獎金都是起伏不定的。這樣避免員工把獎金看作是一種理所當然的收益,無形中讓獎金淪為一種“額外工資”。通用電氣根據員工的表現隨時調整獎金的數額,讓員工既有成就感,也有危機感,從而很好地鞭策了他們做好本職工作。

7.與員工同甘共苦,最能激勵員工

有這樣一個故事:

很久以前,有兩個國家經常發生戰爭,他們都想滅掉對方,而取勝的基本條件是兵強馬壯。但是千軍易得,良馬難求。於是,兩個國家都貼出告示,懸賞獻出千裏馬的人。

有一個人見到告示後,就把自己的馬牽來見這個國家的國王。他對國王說:“我這匹馬不是千裏馬,但是它有成為千裏馬的潛質,我有信心將它調教成千裏馬。”國王大怒,將這個人趕了出去,並賜他一頓棍棒。

這個人非常沮喪,於是又牽著馬來到另一個國家,對國王說了同樣的話。但這次不同的是,這個國王高興地款待了他,國王對他說:“你有調教千裏馬的本領,你是難得的人才,隻要你好好為我效力,我絕不虧待你。”

結果,在這個人的精心調教下,這個國家發現和培養了很多千裏馬、800裏馬、500裏馬。後來這個國家把另一個國家消滅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企業要發展,人才是關鍵。但人才不隻是靠招聘才能得到的,更應該重視對企業內部的人才發掘和培養,隻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團隊的素質,壯大團隊的競爭力。

在如今這個信息化時代,產品更新換代的速度快得讓人咋舌,知識、技術必須不斷升級,才能跟上時代的腳步。因此,定期或不定期地對員工進行培訓,幫員工提升知識和技能,努力打造一支學習型的隊伍,對企業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寶潔公司的前任董事長理查德曾說:“如果把寶潔公司的人才帶走,把寶潔公司的資金、廠房以及品牌留下,那麼寶潔公司會垮掉;相反,如果把寶潔公司的人才留下,把寶潔公司的資金、廠房以及品牌拿走,10年之內,寶潔公司將會複興。”為此,寶潔公司製定了完善的培訓製度,為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學習平台,以此增加員工的歸屬感,從而達到留住人才的目的。

每一年,寶潔公司都會拿出一筆巨大的資金用於人才的培訓。培訓的方式多種多樣,比如,請專家名師來企業授課,或接受寶潔的管理者一對一的指導,甚至會組織優秀的人才去海外進修。這種做法為寶潔公司凝聚人才、營造歸屬感打下了重要的基礎,也是寶潔公司成功的重要因素。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企業想借用員工的聰明才智和專業技能為公司的發展服務,就必須先投入成本,或在員工效力於企業的過程中,不斷地投入成本,用於培訓員工,提升員工。世界華人首富李嘉誠在這一點上做得很好。

在李嘉誠的創業史中,在長實集團的壯大過程中,我們不得不提起一個人,他叫周年茂。他的父親叫周千和,是長實集團的功勳元老。周年茂在學生時代,就顯露出過人的才華,於是李嘉誠將他作為長實集團未來的專業人才進行培養,花血本將其送到國外學習法律專業。1981年,周年茂回到香港,進入長實集團,被李嘉誠指定為公司的發言人。兩年後,他被選為長實集團的董事。

俗話說得好:“沒有梧桐樹,引不來金鳳凰。”如果說周年茂是金鳳凰,那麼他在讀書時,最多是個雛鳳凰,在李嘉誠的大力栽培下,才成為後來長實集團的風雲人物。由此可見,李嘉誠對待人才,真的是非常用心。

與李嘉誠相比,很多企業管理者也知道人才是企業的財富,但隻知道“榨取”人才自身的價值,卻忽視對人才進行“價值再造”。在這種情況下,員工在企業工作了一段時間後,由於知識、技能沒有得到提升,他的綜合素質就跟不上企業發展的需要了。而在這種情況下,企業一般不會辭退老員工,尤其是對企業有過重要貢獻的老員工,於是,這些以前優秀的員工,無形中就阻礙了企業的發展,而企業管理者們卻渾然不知。

管理者一定要認識到,對於一個可持續發展的企業,建立一個良好的培訓機製是不可或缺的。在麥當勞,有超過7.5成的餐廳經理、5成以上的中高級主管以及3成以上的加盟經營者,都是從計時員開始培訓,最後才成為公司的中堅人才的。在通用公司,僅傑克·韋爾奇執政的20年內,接受過他培訓的中高級管理人員就多達2.7萬人。通過培訓,這些人員為通用公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企業應該成為人才的培訓場,而不隻是產品的生產廠。就像鬆下幸之助曾說過的一句話:“鬆下電器公司是製造人才的地方,兼而製造電器產品。”在鬆下先生看來,事業的發展考的是人才,人才培訓更是當務之急。如果企業隻知道用人,卻不重視培育、培訓人才,是不可能成就霸業的。

8.領導者要有大胸懷,敢於起用比自己強的人

有人曾專門做了一項研究,大意是:如果領導者的個人能力是90分,但帶的“將”的能力大都隻有60分,那麼這個團隊的戰鬥力大概隻有60分。如果主管的能力是80分,但帶的“將”的能力大都在90分以上,那麼這個團隊的戰鬥力可以達到90分以上。

這項研究告訴我們,領導者的價值不在於他個人能力有多強,而在於他能夠帶領多少有能力的下屬來完成團隊目標。因此,領導者不應該隻關注個人的“成績單”,而應該更關注團隊的“成績單”。怎樣才能讓團隊的成績單更優異呢?最有效的一個辦法就是任用比自己更優秀的人。在這方麵,美國曆史上的第2位總統約翰·亞當斯就做得非常好。

美國華盛頓總統卸任後,亞當斯成為美國的總統。當時美國正麵臨著與法國關係破裂的危機,到了1797年底,兩國的關係已經到了劍拔弩張、一觸即發的危險邊緣。亞當斯意識到,與法國開戰是不可避免的,而要想打勝仗,就必須要有一位得力的統帥。

誰堪當此任呢?當時很多人勸亞當斯親自統帥軍隊,但亞當斯知道,自己的軍事才能一般。思來想去之後,他認為華盛頓才是唯一能夠激起美軍士氣、團結美國人民的統帥。於是,他決定請華盛頓出山。

亞當斯的親信們得知這一情況後,一致表示反對。他們認為,如果華盛頓複出,很可能再次喚起人民對他的崇敬,進而威脅到亞當斯的總統位置。但是亞當斯卻認為,國家的利益和命運高於一切。於是,他授權漢尼爾頓寫了一封信給華盛頓,請求他出山擔任大陸軍總司令,指揮美軍迎戰法國入侵者。

與此同時,亞當斯親自給華盛頓寫信,在信中他的態度十分誠懇:“當我想到萬不得已而要組織一支軍隊時,我就把握不準到底是該起用老一輩將領,還是起用一批新人,為此我不得不隨時要向你求教。如果你允許,我們必須借用你的大名去動員民眾,因為你的名字要勝過一支軍隊。”

華盛頓看到這封信之後,被深深感動了,他表示願意立即出山,擔負重任……

這件事被美國人傳為佳話,亞當斯的正直與豁達贏得了人民的讚揚。有一位著名的記者采訪亞當斯時問道:“您請求華盛頓出山,不怕他喚起人民對他的留戀和崇敬嗎?不擔心他會威脅您的地位和威望嗎?您為什麼敢用比你更優秀的人呢?”

對於這些問題,亞當斯的回答是:“真正出色的領導者,絕非事必躬親,而是知人善任,特別是敢於起用比自己更優秀的人才。如果高層領導者事無巨細,一律包攬,那隻能成為費力不討好的勤雜工式的領導者。”

正是因為亞當斯知人善任,才能憑借眾多的優秀人才,特別是憑借那些比自己更優秀的人才,一步一步地攀登上人生的巔峰。然而,並不是每個領導者都如亞當斯那樣心胸豁達,敢於任用比自己更優秀的人。很多領導用人時都會存有私心,害怕比自己優秀的人才搶了自己的飯碗,搶了自己的風頭,擔心下屬把自己比下去,其實這是小人之心在作怪。

馬雲曾經說過:“領導比員工多什麼?領導永遠不要跟下屬比技能,下屬肯定比你強;如果不比你強,說明你請錯人了。要比眼光,你要比他看得遠;要比胸懷,你要能容人所不容;要比實力,你抗失敗的能力比他強。一個優秀的領導人的素質就是眼光、胸懷和實力。”因此,不要害怕員工比你更優秀,讓優秀的人才為你所用,才是領導者真正的本事。

敢於任用比自己優秀的人才,公司才會越辦越好,越做越大;隻重用比自己差的員工,公司就會越辦越萎靡,越辦越糟糕。古往今來,高明的領導者無不深諳此理。

劉邦治軍打仗不如韓信,但是他敢用韓信;運籌帷幄不如張良,但是他願意起用張良;安撫百姓,供給餉饋,他不如蕭何,但是他願意重用蕭何。通過重用這3個人,劉邦在楚漢之爭中才得以獲勝,開創了大漢的百年江山。反觀項羽,雖然他“力拔山兮氣蓋世”,可他用的人沒有一個比自己高的,範增足智多謀,但是最後被他攆走了。最後,項羽落得四麵楚歌、眾叛親離、自刎於烏江的下場。

領導者有必要認識到,如果團隊裏你是最強的,你不知不覺就會成為“鍋蓋”,把團隊成員“蓋”住了,使員工很難有展現自己的機會。這個時候,領導者就會成為團隊進步的障礙。隻有敢於任用比自己更優秀的人,才能揭開“鍋蓋”,讓團隊成員看到更廣闊的天地,擁有更大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