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掌握高超的談話技巧(3 / 3)

孩子在半個月推銷玫瑰花的過程中,學會了和很多不同的人打交道。這個孩子開始學會了觀察,學會了在幾個人的人群中找到能夠買單的人,然後找到接受玫瑰花贈予的人,並且中立那些反對者,甚至和反對者進行交流。孩子學會了在交易的過程中控場,能夠按照需求者的節奏展開對話。無疑,這樣的實踐活動是成功的。

一線的基層銷售人,在向顧客介紹產品的時候經常會犯小錯誤。我們在賣場中,時常會遇到這樣的銷售人員,他們的產品介紹似乎在背書,缺乏生動性,客戶會很反感,不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引起客戶興趣,因而喪失了繼續跟蹤的機會。他們對自己的產品掌握不夠透徹,僅僅停留在知識層麵,很難融會貫通,也缺乏基本的語言修煉,隻有自己明白,別人都不明白。

銷售工作需要高質量的溝通,這是實現銷售目標的首要條件,掌握並熟練地運用溝通的技巧,肯定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提升自身的溝通技巧,將會更有利於自身業務能力的提升。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才能以更好的業務水平去服務客戶,更加有效地拉近客戶與公司的距離,提升客戶對公司的忠誠度,真正架起客戶與公司之間的橋梁。

另外,這種高質量的銷售溝通也可以為銷售人員積累人脈,畢竟任何生意都是人的生意。任何事情隻要考慮以人為本,給客戶留下很好的印象,不僅可以在生意之中交到朋友,也能在銷售工作中尋找到的快樂。

6#不說批評性話語,人們都喜歡聽好話

中國人都知道“和氣生財”,和氣就是自己在任何場合都要知道以和為貴,不要因為自己的莽撞得罪了人,失去了別人的支持。對於新銷售人來說,他們在做銷售的過程中很容易就帶上自己的觀點,而這個觀點剛好是顧客排斥的,這就不利於和顧客交流了。可能客戶不說出來,但是在內心裏,他會作出一個判斷:我和你不是一路子的人。

中國人喜歡談曆史,大部分人在坐下來的時候會喜歡談及曆史,談及古代的人還沒有什麼問題,客戶和自己都是能夠達成共識的。但是在談到現當代史的時候就要小心了,特別是對具體人物的曆史評價的時候,會出現比較大的分歧,這種分歧可能會引起客戶和自己的不快。在商業交談中,不適合出現有爭議性的話題。

比如談及時下一些有爭議的話題,也會引起這樣的問題。比如政治性的問題,每個人的觀點都不一樣,立場也不一樣,如果閑談沒有共識的話,那還不如不談,而去找一些輕鬆的話題。不說爭議性的話題,也是商務交往的原則,出門為求財,不是去做辯論賽的。

根據馬斯洛的理論,不管什麼樣的人,其實都希望自己能夠得到安全和尊重,所以,任何人都希望自己安全和被別人承認,自己是一個有價值的人。正因為如此,所有人都喜歡聽讚賞性的語言,而隻有很少的人對待批評能夠和聲靜氣。幾乎所有的人都希望外界給予他們的是讓他更自信的元素,而不是讓他感覺到自己的自尊受到了損害的負麵評價。記住了這個原則,我們在和顧客溝通的時候,也就不會主動去批評人家了。

當然,真要的批評一個人是講藝術的。如果一個企業管理者批評下屬,那麼也就沒有那麼多講究,有話直接說,批評一個人的時候其實也在樹立自己的領導權威,強調對於總體工作目標的堅持。但是對於客戶,客戶在合作上是最重要的,我們必須注意客戶的情緒,不能夠使其影響到跟我們的合作。

說好聽的話也是一門藝術。在生活中,有一些人說好話卻使人肉麻,雖然聽者聽了也沒有什麼大的問題,但是邊上人看起來,你就是隻會逢迎的馬屁精。讚揚人其實是最需要創意的,那種落入俗套的讚美,沒有多大的意思,客戶可能也記不住。隻有那些說到心坎裏的讚美,才會讓人記住一輩子,而且,可能你讚美的那個新詞彙讓他在遭遇人生挫折之時多一份自信。

銷售人如果對個人表現優秀的客戶合作者表現出適度的崇拜,這其實能夠和客戶之間形成一種依賴關係,在心理層麵上,他遇到坎的時候,或者壓力大的時候,就需要你的讚美和鼓勵。其實優秀的領導者身邊總有一個或者幾個很善於拍馬的人,這是領導者自信的源泉,即使他自己知道你說的話不完全是真的,這也成為他提升生活信心的重要佐料。

業務員小吳被公司辭退了,原因是他將公司一個很重要的單子跟丟了,客戶不再和他們公司合作,而是將業務給了他們的競爭對手。這個公司是企業的老客戶,本來是另外一個老業務員跟的。為什麼小吳才服務了這個客戶幾個月,單子就丟了呢?這個還跟小吳那張大嘴有關。

前麵服務客戶的老業務員是個善於讚美的人,即使要提出意見的時候,也很注意方式,有意見的時候會在一個比較私密的場合跟客戶慢慢攤開談,還要保持這種談話的坦誠。客戶在這個場合下就容易接受,即使如此,這位老業務也很少提出批評。

小吳卻是個炮筒子,內存太小,想到什麼說什麼,他自己覺得這是直率,也沒有什麼不好的。因為客戶的采購對象不是一家,在客戶的車間裏有幾家供應商的產品在同時使用,在客戶采購部門辦公室裏,小吳直接就批評了另外幾家供應商,說自己競爭對手那邊的段子,這讓和小吳對接的人麵子掛不住,因為該采購單還有另外幾個人負責的。但是這幾個人都沒有說什麼,因為在客戶公司內部,這些采購是各負其責,小吳這樣的批評顯然有排斥另外幾個人的意思,這會給自己帶來麻煩。

小吳去了幾次,總是會批這批那,車間裏問題也就自然來了。也不知道怎麼的,客戶對他也不熱情了,而且,產品在車間使用上總是出問題,有幾個工人還向采購反映,小吳那邊過來的產品是最不好用的。為此,小吳幾次跟自己企業的工程師去協調,最終還是沒有處理好。幾個月後,這個企業單子就丟了。本來每個月都有十幾萬采購額,一下子就沒有了。客戶經理過去了解情況的時候,對方采購經理還把小吳批評了一通。

後來,小吳的工作到底還是沒有保住,客戶經理認為,小吳這些常識都不懂,在客戶公司亂評,踩到別人利益尾巴都不知道,別人肯定要排斥他。讚美一個人是不傳染的,但批評一個人過後,總有一天會轉彎打擊到自己的頭上,所以做事還是需要小心謹慎的。

銷售人不要去批評人,但是要能夠接受客戶的批評。在日常工作中,我們每天都會遇到一些客戶的嘮叨。真正與客戶是朋友的,麵對客戶的嘮叨,他們會將心比心,換位思考,站在客戶的角度去理解客戶,傾心聽取客戶的意見,並幫助客戶解決力所能及的事。客戶意見需要采納,不要跟客戶發生爭執。

銷售人碰到少數客戶不視為自己朋友的,就會把客戶的嘮叨當作是一種怨氣,與客戶進行爭辯,有的甚至與客戶發生口角。結果可想而知,善於理解客戶的銷售人會讓客戶打心裏喜歡他,而與客戶進行爭辯的銷售人,有時盡管有理,但客戶也會從心理上越來越排斥他,自然而然也就不支持他的工作了。

7#向客戶提問,既要有層次,又要切中要害

現在企業營銷和采購管理都已經數據化了,也就是說,客戶和我們一樣了解市場的情況,因為現在不是信息稀缺的時代,所以銷售人想要在產品信息方麵和客戶玩不對稱的遊戲,已經越來越難了。對於那些大的單子,客戶內部的采購人也是非常專業的一群人。銷售人在做事的時候必須比客戶更專業。

其實,客戶的需求有時候是隱藏著的,銷售人不要靠少數信息就斷定客戶的需求是什麼,這需要坐下來,去問客戶的關心點到底在哪裏。這些問題都是多層次的,不是我們頭腦內想的那樣簡單。

銷售是創造需求,銷售人需要善於發問,其實問問題的時候,也是激發客戶內在需求的機會。有些客戶根本就沒有思考過購買產品帶來的改變,在內心也沒有這樣的需求,但是在銷售人提問的時候,他內心的這種需求就有了,這時候也就有下單的內在動力了。

德魯克講企業的最終目標都是為了引領市場,創造需求。客戶內在被激發的需求其實也是銷售人的機會。

所以跟客戶在一起,除非被邀請作講述,否則就不要長篇大論地去說自己的事情,客戶關心的問題和你一定不一樣。你和顧客的對話就是他問你問題,你回答,或者是你問他問題,他回答。一流的銷售人總是能夠提出啟發性的問題,讓客戶開始思考,這種思路應該和我們的產品緊緊聯係在一起的。

王小姐是推銷腸道清洗設備的,這是近兩年才有的市場新需求。以前這些需求都是在醫院裏,但是現在美容院和養生館也開始使用了。王小姐就是國內銷售養生用清腸設備的“先驅”之一。

新產品在市場上沒有需求,怎麼去推銷呢?王小姐在和客戶會麵的時候主要談的不是自己設備的問題,而是聊他們現在的工作,問他們現在的服務情況。讓客戶在交談的時候說出對經營的擔心,其實這裏麵才是真正的需求所在。王小姐也感覺到,如果一個銷售者真正關心客戶經營績效的話,客戶其實是願意跟你聊真實的想法的。

客戶問,這個設備有市場嗎?王小姐說,現在有很多人,平時在生活中大吃大喝,生活沒有規律,腸道中宿便太多了,這些排泄物在身體內殘留,有毒物質在身體內聚集。宿便是引起很多疾病的原因,也是皮膚衰老的直接影響源。如果一個人有規律地清洗腸道,可以讓整個人感覺輕起來,對顧客的身體有很大的好處。酒後到這兒清一下腸,是很好的事情,和醫院那種醫療洗腸不一樣,這樣的設備使用過程中讓人很舒服。

王小姐總是會問客戶,在這個事情上,你擔心什麼?客戶就會把自己內心的情況說出來,比如一個男士來洗腸的話,因為涉及到隱私部位,那麼服務人員是異性還是同性呢?這些具體的問題,都是問題。王小姐就一一將其他客戶怎麼操作的情況給予反饋。客戶的擔心全部解決了,也就能夠接受新產品了。

王小姐在半年時間內就賣出了幾十套這樣的產品,幾百萬的銷售業績也就這樣創造出來了。王小姐認為,問問題其實就是一種引導消費的過程,心中有目標,就能夠不斷地通過問答的方式,讓客戶認同我們,接受我們的產品和服務。

成交其實是需求被激發出來以後的事情,所以有先後關係,銷售人是一定要搞清楚的,第一步都是要了解客戶內心是怎麼想的。

那麼如何“問對問題賺對錢”呢?這需要處理跟客戶交往的層次。我們將銷售人跟客戶的互動分為四個層麵:信任層麵的問題,挖掘需求層麵的問題,處理異議方麵的問題和成交方式的問題。如果和客戶交往沒有層次感的話,那整個交往過程就混亂了。

銷售人在做大客戶的時候,首先問問題的時候,主要精力就要體現在建立和客戶關係的信任上,多問這個層麵的問題,比如,某先生,您對我們公司的銷售人如何評價呢?這樣的問題就首先避開了成交和銷售的問題,事實上在逼著客戶思考與我們的關係。一個人在嘴上說出來的話和內心是關聯的。客戶在作出肯定評價的時候,實際上在心裏也就少了一分抗拒。

在大客戶營銷的過程中,銷售人都將建立信任關係作為核心的。如果覺得這一塊還有問題的話,就不要急著往下走,而是回過來繼續做人際的互動,直到在這一層麵上夯實為止。在銷售人看來,這個過程其實是很長的,大體上要牽扯一半左右的精力。這個時候,主要考慮人與人的對接,少談直接交易的事,除非客戶有迫切需求,主動要求成交。

跟客戶接觸,第二個層麵就是挖掘需求,需求是怎麼樣產生的,說出來是沒有道理的。比如十年前,中國幾乎所有的機械手表企業都半死不活的,因為手機上已經有報時功能了。但是十年後,手表需求又複活了,複活是因為手表現在變成一個裝飾品和奢侈品,成了麵子的象征物。

客戶的需求是變幻的,所以客戶需求需要銷售人來錨定。你要問客戶購買目的是什麼,能夠獲得什麼樣的預期,這些都是需要去問的。問題不問,就不會出現,發現不了客戶真正的需求,你根本就無法滿足客戶。

其實客戶和銷售人做生意,達成購買協議,雙方還是有很多的事情要協調,比如價格因素,在這個階段,銷售人在提問題的時候就要小心謹慎了。因為這進入了交易的實質階段,讓出去一個百分點都是一筆整錢。這方麵的異議,提問題的時候要集中於功能,集中於時間概念,比如耽擱一天對於客戶的損失等等。大體上客戶會糾結於個別參數和價錢。這時候銷售人就要逼單,強調軟性的價值,讓客戶快速成交。

成交階段實際上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有個營銷專家說,銷售就是40%建立信任;30%挖掘需求;20%處理異議;10%用於成交。而問對問題是整個營銷過程的核心互動環節,隻有循序漸進地找到了客戶的痛點,才能夠最終成交。